然而,涼王卻突破了朝廷的封堵,還拿下晉陽,局麵的變化太出人意料了。
李辰:“本王想先聽聽大家的意見!”
他現在也有些拿不準,如今必須先確定大方針,這才能定下接下來的具體行動方向。
徐去病作為大都督,當然要做個表率,但他先沒有回答,問道:“殿下,朝廷如今如何在應對?”
李辰道:“晉陽失守,李建驚怒交加,召集群臣商議後,又從九江、峽東等地調了十萬大軍,還將洛陽東附近的各郡兵力都召集到洛陽,共計二十萬大軍駐守洛陽。而且,京畿地區,也從關內、隴右等地集結十五萬大軍,戍衛京城。”
一邊說,李辰一邊指指點點牆麵上的地圖,地圖上詳細標注了李建的兵力的行動狀況,這些信息來自賀蘭亮,絕對的準確可靠,哪怕涼王李泰都沒這麼清楚。
李辰招攬賀蘭亮,絕對是最英明的做法,在朝廷中樞布置了眼線,而魏王和涼王的人脈,老早就被李建拔光了。
對了,此時的中樞重臣,於善長已被罷官,還有陳自修,朱基也被貶,都換成吳康伯推薦的人選。
賀蘭亮的位置還挺穩,他向來凡事都置身事外,不會支持任何人,直到李建亮出了傳位詔書,立即主動地投效,李建覺得賀蘭亮是自己的人。
徐去病觀看了一會兒地圖後,和程征、歐陽賓等人議論下,發表了意見:“殿下,屬下的建議是,不需更改目前的計劃,還是先奪取長江以南!理由如下,首先,江南之地最為富饒,一旦拿下,就能夠補充這半年多的消耗。其次,如今京畿布有重兵,北上的時機並不成熟,最後,江南若不拿下始終是個隱患,可能會起波折。”
歐陽賓也道:“殿下,屬下也是如此的認為!如今朝廷在洛陽駐軍二十萬,京畿駐兵十五萬,再加上京城外還有數萬的京營,總共加起來足足五十萬的兵馬。雖然五十萬大軍很多事新募的兵,戰力有限,但洛陽是天下有名的堅城,足以抵擋涼王,所以先讓涼王消耗為上。”
程征跟著道:“屬下所見略同,並且,其實形勢對我們而言,反倒是一個好機會,眼下九江、峽東的兵力大部分被調,長江以北也將空虛。朝廷如今是拆東牆補西牆,兵力捉襟見肘,我們正好趁機拿下楚州的全境,另外江南東也可染指,然後是蘇揚二地,甚至襄陽!那時候天下有變,大軍可從江都直取北麵的徐州!徐州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若占領了那兒,就等於在涼王背後亮出了刀刃,隨時能給他致命一擊!”
聽到三人的說法,其餘的眾將忍不住點頭。
李辰也對此很讚成,如徐去病所說,江南東的地區,是大雍最富饒的地方,近來的征戰不斷,把李辰積攢了三年的本錢都花得精光,想以戰養戰也要找個富裕的地兒啊。
先前打的燮門道、彭水郡、粵州這樣的,都是經濟不發達地區,錢餉籌集不容易,現在已經快打到江南了,一塊肥肉就在嘴邊,怎麼可以放棄呢?
而程征的提議更是老辣。
奪取楚州,可以為下一步打襄陽做好準備。拿下江都,就能北上攻打徐州。
涼王不是想主攻洛陽?那自己占了徐州,就能來個千年殺,而且,有道是守長江必守淮河,得到了徐州,就等於上了一把安全鎖。
真達到了這預定的戰略目標,李辰鯨吞大雍的日子就不遠了。
想到這兒,李辰心意已決,拍板道:“那就定下了,不管朝廷和涼王如何廝殺,我軍繼續按原計劃進兵,本王來分配下任務。”
徐去病、程征等所有人,都起身抱拳,響亮地道:“屬下聽命!”
李辰道:“徐去病,你領破虜衛,坐鎮巴陵城,督造戰船!”
“程征,你率陷陣衛和平波水軍,水陸協力進攻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