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王李泰站在高處,他的表情沉痛不已。
李泰的身後是杜弘時。
杜弘時感覺到了涼王哀傷的心情,他也很了解自己的主公了,為人講求忠義,不忍看到將士們就這麼地死去。雖說,他懂得戰場的殘酷,打仗不可能不犧牲,想取得勝利,就要有將巨大的死亡看作冰冷數字的覺悟。但李泰知道,卻做不到冰冷麻木,無動於衷。。
這就是涼王李泰的秉性,自從燕都起兵,他都不曾改變過。
跟隨的主公仁義,似乎不是壞事。但沙場廝殺,想要謀取的是天下,有時候,太過仁義就是婦人之仁了。
甚至,讓人擔心會有那麼一天,涼王他自己可能再也承受不住心理的負擔,或是乾脆的放棄,或是直接的崩潰!
如果涼王可以做的兵貴神速,迅速地取得天下,這都不是問題,但現在,卻擺明了前麵有一場場的大戰還在等著,打下了洛陽,還有京城,還有占據了半壁江山的壽王,一仗可能要比一仗慘烈,以後的犧牲隻會更大,那時,涼王的會如何是好?
涼王軍駐兵在洛陽城下了兩個月,卻始終攻不下,直到今天才肯不惜一切的強攻,早些時間乾嘛去了?
早在進攻之初,杜弘時就向涼王建議過,要不惜傷亡地拿下洛陽,但涼王沒有同意。不為彆的,就是這個代價實在太大。
此時,有人快步趕來,報告大致的傷亡情況。
“啟稟殿下,我軍東門的傷亡約有兩萬,北門的傷亡有一萬左右,南門的付友貞,傷亡兵力大概將近一萬,目前的傷亡總共四萬。”
己方傷亡四萬,那按照戰場上,普遍的傷亡比例:的話,就是說,涼王軍至少陣亡了七八千人,這還沒有算上很多的重傷人員,以古代落後的醫療水平,大半受重傷的士兵將要失去生命。這麼看來,今天攻城戰的死亡人數,起碼一萬人以上。
而根據攻守戰損的經驗來看,守方的傷亡人數在一萬左右。
聽到後,涼王李泰隻覺得心臟一顫,憂傷地道:“僅僅第一天就…”
杜弘時生怕李泰起了撤兵的念頭,連忙道:“殿下,首次的強攻,必須會耗費很大的代價去填平壕溝陷阱,護城河等等,傷亡在所難免,如今開始真正的攻城。傷亡會有所下降的。”
“殿下,此次必須一鼓作氣拿下洛陽,若是半途而廢,軍心士氣再難持久,以後恐怕就不要想再想攻破洛陽城了啊。”
“如今想智取洛陽,時間上已來不及。像是刺殺陳元濟,收買城中的內應,都需要徐徐的布置,可我們缺的就是時間,隻好繼續地強攻。”
杜弘時苦苦地勸道,怕極了李泰動了惻隱之心。
李泰默然,他當然明白杜弘時的憂慮,自己身為大軍的統帥,必須學會心如鐵石一般,從古至今,哪個硬取帝位的君王,不是手上沾滿了鮮血?
可知道歸知道,一想到這些將士們都是大雍的精銳,父皇勞心勞力一輩子,好不容易才讓大雍強盛起來。
:..cc
..cc。..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