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李辰吩咐:
“擬令,賀蘭亮免去戶部尚書之職,升任東閣大學士,專讚軍政要事。陳自修和朱基官複原職,於善長、歐陽賓擔任中書侍郎。程征任京兆府尹,負責京兆。爾等皆入內閣,賀蘭亮為首輔。”
“另,鎮北侯楚雄任兵部尚書、周正榮任戶部尚書、杜弘時擔任禮部尚書、賀蘭平擔任刑部尚書、司馬班擔任工部尚書、陸伯言擔任吏部尚書。”
“徐去病擔任驃騎大將軍,統領天下的兵馬。沈慶之任左驍衛大將軍﹑王鐵山擔任右驍衛大將軍。汪安鈞擔任左驍騎衛大將軍﹑呂肅擔任右驍騎衛大將軍。趙雄信擔任左武衛大將軍、楊廣業擔任右武衛大將軍。孫鎮惡任左監門衛大將軍,付友貞擔任右監門衛大將軍。”
“花駿達擔任左威衛大將軍,唐武擔任右威後衛大將軍。邱讓擔任左金吾衛大將軍、吳令坤擔任右金吾衛大將軍,宿衛京城!”
“董平、薛霸、趙貴領左右禁衛軍中郎將,和大內侍衛統領!”
“梁玉虎任大理寺卿、史明遠任禦史大夫、呂盛擔任羽林大將軍、柳安修擔任太常卿、劉灃、石師密擔任左右散騎常侍…”
哪怕李辰還沒真正的做皇帝,也必須先把大雍主要的權職控製在自己手上。
這些任命隻是開始,等李辰登上了皇帝寶座,還要加以賞爵,進一步任命官階,隻要是跟了李辰打天下出力的功臣,就必須讓他們得到回報,否則,讓天下人怎麼看?
王淮將李辰的話全牢牢記下,稍後就會起草王令。
於善長等人忙拜謝李辰,沒有任何的異議。
等到於善長等人退下,隻留了賀蘭亮,這時候,談話的內容就隨意了很多。
“明月已經出發,年前可以回到京城,她現有了身孕,所以趕路慢了些。”李辰笑道。
轉眼間,賀蘭明月和楚若蘭都懷孕了七個月了,再過二三月就將臨產。李辰對此也很期待,不知會有兒子還是女兒。
賀蘭亮也和想念自家的女兒,再想到即將有了外孫,賀蘭亮頓時高興地合不攏嘴。
君臣氣氛融洽,賀蘭亮覺得登基是要抓緊的大事,於是道:“殿下,任命的詔書下達了後,明天的早朝,臣便領頭造勢,請殿下早日登基為帝!”
李辰笑道:“今晚本王會宴請皇室宗親,魏王在主動地張羅這事,皇族也無人有異議。明天的朝堂上,就要辛苦你了。”
“這是臣本該效勞的!”賀蘭亮拱手道。
李辰繼續道:“本王禦宇基後,大雍眼看就能恢複了安穩,經過這些年的折騰,大雍混亂且國力持續下降,實在無顏麵對先帝勵精圖治的幾十年啊。按說,咱們當以休養生息為主。隻不過…”
說到這兒,李辰從龍椅上起身,來到牆壁上的輿圖前,道:“安南國如今也內亂的厲害,短時間想要安定下來沒可能。除非雲豐秀、雲宗武他們有涼王的魄力,願意歸降,但他們根本沒有。這可是大好的機會啊,正是我大雍滅掉安南國的時候!”
“再就是契丹!雖然本王派了兵馬前往燕都圍剿契丹,但契丹人狡猾,必然逃回了大草原。不滅契丹,對不住燕都被殺戮的百姓們。本王讓徐去病和涼王準備,隻待本王登基,明年的春天,就要領兵北伐。”
“本王決意,大雍的內部當休養生息,但外部必須加強進攻安南帝國和契丹金國。所以賀蘭學士,朝廷將麵臨極大的壓力!不但要經營好內部,還必須給與充足的作戰支援。”
“所有影響大計的困難,都要想法設法地克服。不論是人還是事!都要快!賀蘭學士,大雍和李建在位時不一樣,和先帝在位時也大不一樣,你我君臣合力,開創嶄新的盛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