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征南大營中的糧草耗儘,士卒嘩變之時,他便可順理成章地逃回西安,繼續去當他的藩王。”
說到這裡,朱元璋氣得渾身發抖,他的牙齒因為憤怒而緊緊咬在一起,發出嘎嘎的響聲,仿佛下一刻就要崩碎一般。
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恨不得立刻將朱樉生吞活剝,喝他的血,吃他的肉,以解心頭之恨。
“這個小畜生,竟然想把這一堆爛攤子丟給朕,然後在一旁看朕的笑話!”朱元璋怒不可遏地吼道,“但是,朕絕對不會讓他得逞!”
就在這時,宋德全匆匆忙忙地從文華殿趕回來複命。
他前腳剛剛踏進乾清宮,甚至還來不及喝上一口茶,喘一口氣,就聽到了朱元璋的怒喊:“宋德全!”
宋德全心中一緊,連忙快步上前,躬身行禮道:“奴婢在!”
朱元璋麵色陰沉,冷冷地看著他,厲聲道:“去傳旨,讓邵學士立刻擬旨。秦王朱樉身為人子,卻絲毫沒有儘到孝道,如此忤逆不孝之人,不配擁有藩王爵位,即刻褫奪他的爵位,貶為庶人!”
宋德全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應道:“是,奴婢這就去傳達陛下旨意。”
然而,朱元璋似乎還沒有發泄夠心中的怒氣,他繼續說道:“還有,他的那些尊號,什麼天蓬上將,還有他的那些差事,什麼錦衣衛都指揮使、中軍都督府都督、左右十二衛大將軍、東閣大學士……統統都給朕罷免了!”
說到最後,朱元璋突然卡住了,他自己也記不清楚,到底給了朱樉兼任了多少個不花錢的職務。
索性,朱元璋心中的怒氣愈發難以抑製,他猛地一跺腳,仿佛整個大地都為之一顫,然後大手一揮,決然地說道:“罷黜他的所有官職,即刻讓信國公湯和去接任征南將軍一職!”
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
眾人麵麵相覷,誰也沒有想到朱元璋會如此果斷地做出這樣的決定。
而湯和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更是如遭雷擊,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連連擺手道:“上位,萬萬不可啊!我實在是能力有限,難當此重任啊!”
他的腦海中迅速閃過上次攻打四川的情景,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若不是他的副手傅友德在關鍵時刻發揮神勇,他恐怕早就被明玉珍打得全軍覆沒了。
湯和深知自己的斤兩,他可不想再重蹈覆轍,成為眾人的笑柄。
因此,他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燙手山芋。
“上位,您還是另請高明吧!我連沿海的幾個倭寇都剿不乾淨,又怎麼能去攻打元梁王和大理段氏呢?更彆說還有個虎視眈眈的思倫發在一旁窺伺了。”湯和苦著臉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恐懼。
平心而論,如果沒有秦王這個因素,湯和對於接手征南大營還是頗有興趣的。
畢竟,那裡有傅友德和沐英這樣的虎將,還有李文忠和朱文正這樣的猛人,如此強大的陣容,要取得勝利應該並非難事。
然而,一旦涉及到了天家的內鬥,湯和就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他可不想因為一時的貪功而卷入這場複雜的權力鬥爭中,到時候恐怕連自己的小命都難保。
所以,儘管這個征南將軍是送上門的功勞,湯和也隻能忍痛割愛,堅決地拒絕了。
朱元璋和朱樉這對父子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並不是最近才開始鬨彆扭的。
俗話說,父子之間沒有隔夜的仇,說不定哪天這對父子就和好了。
到那時,他這個外人豈不是會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
而且,這樣一來,他豈不是把秦王給徹底得罪了嗎?
就在湯和左右為難的時候,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連忙向朱元璋推薦道:“上位啊,我覺得您還是把兵權交給老傅吧。老傅這人打仗的本事可比我強太多了啊!”
然而,朱元璋聽到湯和推薦的人選後,卻連連搖頭。
他心裡很清楚,如今的他連徐達這樣的親信都難以完全信任,又怎麼可能去相信傅友德這個降將呢?
朱元璋略作思索後,緩緩回答道:“傅友德跟秦王……”然而,話剛說出口,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剛剛下達的那道旨意,將秦王貶為了庶人。
於是,他連忙改口,“傅友德跟那個逆子是兒女親家,若將二十四萬大軍交予傅友德統領,豈不是等同於讓這肉依舊爛在逆子的鍋裡?”
湯和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思忖:“果然如我所料,陛下對秦王的恨意如此之深,若心中沒有秦王,又怎會如此稱呼他呢?”
想到此處,湯和愈發覺得這趟渾水不好淌,便再次出言建議道:“上位,依老臣之見,副將軍沐英此人赤膽忠心,定能勝任征南將軍一職。”
朱元璋聽聞湯和舉薦之人,卻是連連搖頭,歎息道:“沐英這人,咱自然是信得過的。隻是他的資曆尚淺,恐難以服眾啊。”
聽到朱元璋的話,湯和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後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連忙說道:“陛下,臣還有一個人選推薦。”朱元璋有些不耐煩地看了他一眼,隨口問道:“哦?是誰啊?”
湯和趕忙回答道:“前大都督朱文正,他的威望和資曆都不遜於老徐啊!”
朱元璋一聽,臉上露出一絲冷笑,“嗬——!”
他不屑地說道,“咱承認朱文正曾經的確立了大功,可是他也犯過大錯。而且,他跟那個逆子好得就差穿一條褲子了。”
說到這裡,朱元璋的臉色變得陰沉起來,“咱又怎麼放心把二十多萬大軍交在他的手上!”
湯和見狀,心裡暗暗叫苦。
他知道朱元璋對朱文正心存芥蒂,可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其他合適的人選。
就在他苦思冥想的時候,腦海裡突然靈光一閃,他想到了一個人。
湯和臉上露出笑容,對朱元璋說道:“陛下,臣想到一個人,曹國公李文忠。他可是文武雙全,又是軍中悍將,老臣覺得他是征南將軍的不二人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