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全雙手托著一個銀盤,小心翼翼地走到皇帝麵前,臉上洋溢著諂媚的笑容。
主仆二人相視一笑,那笑容中似乎蘊含著某種默契。
宋公公輕聲問道:“萬歲爺,今夜您想翻哪位娘娘的牌子呢?”
原來,為了讓後宮的嬪妃們都能“雨露均沾”,馬皇後曾經定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把每個妃子的姓氏和封號寫在一塊木牌上。
每當皇帝需要召嬪妃侍寢時,就可以隨意翻開一個牌子,被翻到的妃子便會得到皇帝的寵幸。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明了。
一方麵,它可以確保皇帝每天都能體驗到不同的“新鮮感”,避免對某個特定的妃子產生過度的偏愛。
畢竟,皇帝的後宮佳麗如雲,如果總是獨寵一人,不僅會引起其他妃子的不滿和嫉妒,還可能導致宮廷內部的紛爭和不穩定。
另一方麵,這種後宮製度的設立也是為了防止類似唐玄宗李隆基專寵楊貴妃那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極度寵愛,不僅使得楊貴妃在宮廷中地位顯赫,甚至還引發了一係列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動蕩。
通過這種輪流寵幸的製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後宮的權力關係,減少因專寵而帶來的負麵影響。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後宮製度對於皇帝本人的約束力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
從理論上來說,隻要皇帝的身體狀況允許,他完全有權利寵幸任何他想要寵幸的人。
這就好比是一種形式上的規定,雖然存在,但並不具備絕對的強製性。
在銀盤上,擺放著一根小巧而精致的秤杆。
這根秤杆顯然是經過精心製作的,它的材質可能是上等的木材或者其他貴重材料,上麵或許還鑲嵌著一些寶石或珍珠,以增加其華麗感。
朱元璋緩緩地拿起這根秤杆,仿佛它是一件珍貴的寶物。
然後,他用秤杆輕輕地挑開了蓋在上麵的那塊鮮豔的紅布。
當紅布被掀開的瞬間,一個令人驚歎的場景展現在眼前。
隻見銀盤裡整整齊齊地排列著許多刷著綠色油漆的小令牌,每個令牌都隻有巴掌大小,它們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就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正等待著將軍的檢閱。
朱元璋的目光掃過這些令牌,粗略地數了一下,大約有四十多個。
而且,這些令牌看起來完全一樣,沒有任何明顯的區彆。
這讓朱元璋不禁有些猶豫,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其中的一個。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宋德全似乎察覺到了皇帝的遲疑,他連忙再次重複了一遍之前說過的話:“萬歲爺,今晚想翻哪位娘娘的牌子呢?”
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卻透露出一種微妙的壓力,仿佛在提醒朱元璋必須做出一個決定。
然而,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儘管有這樣的後宮製度存在,但皇帝作為最高權力的擁有者,自然也有自己的辦法來應對這種情況。
這些太監們為了能夠得到皇帝的歡心,可謂是絞儘腦汁、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深知皇帝的喜好和品味,總能想出各種巧妙的方法來滿足皇帝的需求,從而讓皇帝在眾多女子中挑選到自己心儀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