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郭寧蓮見狀,連忙上前勸阻道:“二哥,且先息怒啊!陛下的性子,你應該比我更加了解才是。
你如此衝動地帶著兵器夜闖皇宮,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郭英的怒火絲毫沒有被郭寧蓮的話語澆滅,反而愈發熾烈,他將手中的馬朔猛地一橫,橫在了胸前,怒聲吼道:“我郭某堂堂七尺男兒,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怎能受得了如此奇恥大辱?”
他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帶著無儘的憤恨和不甘,仿佛要將這滿腔的怒氣都宣泄出來一般。
郭寧蓮見郭英如此激動,心中越發擔憂,她苦口婆心地勸道:“二哥,你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該為阿鎮想想啊?”
郭寧蓮口中的阿鎮,其實就是郭英的長子——郭鎮。然而,此刻的郭英已經完全被憤怒所淹沒,理智早已蕩然無存。
他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傾聽郭寧蓮的勸解,隻是一味地悶聲說道:“我本來就是一介武夫,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死又有何懼?”
“今天如果不能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我郭英就不配為人!”
她湊近郭英的耳畔,輕柔的聲音仿佛一陣微風拂過:“二哥,我想讓檀兒留在京城。”郭英聞言,緩緩轉過頭來,目光落在郭寧蓮的眼眸上。
這些年來,郭英曆經世事,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自然懂得如何透過人的眼睛去洞察其內心。此刻,他凝視著妹妹的眼睛,那裡麵燃燒著一團熊熊烈火,那火焰熾熱而強烈,仿佛要將一切都吞噬。
郭英心頭一緊,他深知那團火焰的名字——野心。
郭英麵露難色,猶豫片刻後,還是如實說道:“可是,就在前些天,監國太子已經下達了明確的旨意,並且昭告天下,要讓檀兒與潭王、趙王、蜀王、湘王一同前往各自的封地就藩。”
郭寧蓮的臉色瞬間變得冷峻,她的聲音也變得冰冷:“這一次,為了檀兒,我什麼都可以舍棄。”
言罷,她緩緩站起身來,動作優雅而莊重。
郭寧蓮對著郭英深施一禮,這是一個標準的萬福禮,顯示出她的決心和誠意。她挺直身軀,神色凝重地說道:“還望大哥和二哥能助我一臂之力。”
一時間,屋內陷入了沉默,隻有時間在悄然流逝。
過了許久,郭英終於下定了決心。他深吸一口氣,用力地點了下頭,輕聲吐出一個字:“好!”
這個字雖然輕如羽毛,但其中蘊含的承諾卻重如泰山。
郭英知道,對於小妹的這個請求,他根本無法拒絕。
因為他的小妹隻有魯王朱檀這一根獨苗,而老郭家與魯王之間的關係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在這個清晨,太陽剛剛露出一絲曙光,整個世界還被一層薄薄的霧氣所籠罩,一切都顯得朦朧而寧靜。
劉三吾,這位德高望重的翰林學士,同時兼任著太子詹事府左讚善的重要職務。
他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後,便與他的兩位至交好友——汪睿和朱善一同前往東宮。
汪睿,官居詹事府從六品的左司直,雖然官職不算高,但他的才華和見識卻備受讚譽。
而朱善,則是更為顯赫的人物,他不僅是文淵閣大學士、翰林院待詔,更是奉議大夫,身兼數職,可謂是三人之中官職最多的一位。
這三位老人都已步入古稀之年,歲月在他們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記,滿頭的銀絲見證了他們一生的滄桑。
然而,儘管他們年事已高,身體也略顯虛弱,但他們的精神卻依然矍鑠,思維敏捷。
要說年紀,劉三吾、汪睿和朱善與李善長是同齡人,他們都經曆了那個動蕩的時代,見證了無數的風雲變幻。
雖然劉、汪、朱三人的官職相對較低,最低不過從六品,最高也不過正五品,但在滿朝上下,卻沒有人敢小瞧這三個看似弱不禁風的小老頭。
這其中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他們三人都是洪武皇帝的智囊,為皇帝出謀劃策,還因為他們肩負著教導太子朱標的重要責任。
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對於培養未來的皇帝至關重要。
等到太子登基之後,這三人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帝師。
這便是那些官居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心甘情願地排在這三個老頭之後的緣由所在。在這三個人當中,劉三吾無疑是最為突出的,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年事已高,更關鍵的是他所倡導的“三場取士法”,對於大明朝的科舉製度起到了極大的完善作用。
簡單來說,劉三吾所提出的“三場取士法”,使得科舉考試的選拔標準更加科學、合理,為朝廷選拔出了更多真正有才華的人才。
正因為如此,他在當今士林之中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成為了眾多士子們心目中的領袖人物。
尤其是在江南地區,眾多士子對劉三吾更是敬仰備至,將他視為楷模,對他的一言一行都倍加關注。
甚至就連那個被譽為“讀書種子”的方孝孺,在麵對劉三吾時,也會毫不吝嗇地展現出自己謙遜的一麵。
他會自謙地稱呼自己為“後進晚輩”,對劉三吾執晚輩之禮。
不僅如此,方孝孺還會恭恭敬敬地尊稱劉三吾一聲“劉老令公”,這其中所蘊含的敬重之情,溢於言表。
這一路上,這三個老頭的腳步都顯得有些匆忙,似乎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在催促著他們。
他們的步伐雖然略顯倉促,但卻沒有絲毫的慌亂。
相反,他們之間的交流顯得異常默契,仿佛早已心有靈犀。
這三個老頭之所以沒有絲毫避嫌之意,反而選擇聯袂而來,其實是事出有因的。
原因就在於昨天,皇帝剛剛回京,甚至連宮門都還沒有踏進,便當著諸多外國使臣的麵,毫不留情地對朝中的百官痛下殺手。
這一舉動無疑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百官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