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句話,朱標卻像是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一樣,嘴角甚至還泛起了一絲笑容。
他輕鬆地說道:“是啊,本宮和二弟爭了半輩子,沒想到最後卻讓老十撿了個大便宜,這個晦氣玩意兒。”
朱標似乎對這個結果並不在意,他繼續哈哈大笑著說:“不過也好,等到父皇料理了二弟,下一個應該就輪到本宮這個太子了吧。”
他的笑聲在大殿裡回蕩,顯得有些突兀。
然而,劉三吾和汪睿卻都沉默不語,他們顯然並不像朱標那樣樂觀。
這時,文淵閣大學士朱善先一步開口,他的聲音嚴肅而又沉重:“殿下,您可要小心啊,戾太子劉據的前車之鑒,猶在昨日啊。”
朱善的話讓朱標的笑容瞬間凝固在了臉上,他的臉色變得陰沉下來,沉默了片刻後,他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朱師傅,您說得對。如今本宮的羽翼已經差不多被父皇剪除了,現在的處境,恐怕比那劉據當年巫蠱之亂時,也好不了多少啊。”
說到這裡,朱標不禁悶哼一聲,接著說道:“事到如今,本宮除了坐以待斃,似乎也隻能作困獸之鬥了,已經彆無他法了啊……”
一直沉默不語的汪睿,終於在此時打破了僵局,緩緩開口道:“殿下,詩經有雲,兄弟闔於牆,外禦其侮。”
朱標自然深知這句話的含義,它意味著兄弟之間即便在家中有所爭執,但在麵對外敵時也應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來的欺辱和壓迫。
然而,朱標心中明白,汪睿口中的“兄弟”二字,恐怕並未將已被貶為庶人的秦王包含在內。
朱標心中暗自思忖著,對於這位被廢黜的兄弟,他有著自己的考量和打算。
朱標麵色凝重,沉聲道:“本宮雖與晉王、燕王、周王同為一母所生,乃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晉王最善見風使舵,燕王則善於隱忍,而周王……”
當提到周王朱橚時,朱標罕見地情緒激動起來,甚至直接對周王破口大罵:“老五就是一個棒槌,豎子,不足與謀!”
要知道,除了與他僅相差一歲的老二朱樉之外,老三朱棡、老四朱棣以及老五朱橚這幾個親弟弟,自小都是由朱標一手帶大的。
朱標對他們可謂是知根知底,而他對周王的評價,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愚蠢輕狂。
說幾句題外話,曆史上的周王朱橚可不簡單啊!
他不僅是建文削藩時第一個被削的藩王,而且早在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周王私自離藩,去中都鳳陽私會自己的老丈人,就把自己的老丈人馮勝給坑得夠慘。
老朱一氣之下,直接把他發配到了雲南去吃草。
洪武二十二年,太子朱標還活的好好的,他還想去爭奪儲君之位,你說這朱橚是不是有點傻啊?
不過呢,當老四朱棣徹底執掌大權的時候,這朱橚卻突然變得聰明起來了。
他第一個帶頭“獻還三護衛”,給了永樂帝圈禁藩王、推行“養豬”政策的一個好借口。
你看,這朱橚是不是挺會來事兒的?
可你要說他真的聰明吧,那也不儘然。
當自己在世的唯一親兄弟朱棣都打進京城,重獲自由的朱橚,居然還裝聾作啞,遲遲不去給新皇帝上表朝賀。
這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也許在老五朱橚看來,四哥的成功完全就是運氣比他好了那麼“一點點”而已。
也正因如此,曆史上的永樂帝對這個同胞弟弟,雖然表麵上各種言語嘉勉,但實際上,朱橚在永樂朝的存在感簡直微乎其微,遠遠不如郭惠妃所生的蜀王朱椿那麼受朱棣重視呢。
聽完太子的話,劉三吾等人恍然大悟,原來晉王和燕王都不在太子的考慮範圍之內。
太子對晉王的評價是“善於見風使舵”,這意味著如果有利可圖,晉王不但不會站在太子這邊,甚至可能會在背後捅太子一刀。
而對於燕王,太子則說他“善於隱忍”,說得好聽點是有耐心,說得不好聽就是個“悶葫蘆”,像個木頭一樣,三棒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
然而,當時的人們都沒有想到,這個出了名的老實人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後,竟然會像火山爆發一樣,突然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他一聲不吭地憋出一個大招,直接讓大明王朝改天換日,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至於周王朱橚,這個憨憨的家夥,根本就不在太子朱標的考慮之列。
他既沒有什麼特彆的才能,也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完全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可是,當話題轉到秦王時,情況就變得有些尷尬了。
劉三吾、汪睿和朱善三人麵麵相覷,臉上都露出了為難的神色,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道:“秦王現在已經被廢為庶人了,而且他手上也沒有了兵權,恐怕難以擔當大任啊。”
最後,他們還一起向太子殿下請求道:“臣等懇請太子殿下慎重考慮此事!”
在劉、朱、汪這三個老頭的眼中,秦王如今就如同一隻失去了牙齒的老虎一般,毫無威脅可言。
更確切地說,應該是連秦王身上那象征著威嚴的虎皮都已經被洪武皇帝親手給扒掉了。
聽到這三個小老頭的話語,朱標猛地揚起頭來,目光直直地對著頭頂上方那精美的天花板,也就是所謂的藻井,然後突然爆發出一陣爽朗而又響亮的笑聲:“哈哈哈哈哈……”
朱標的笑聲如此突兀,以至於劉三吾等人都不禁麵麵相覷,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們實在想不明白,太子殿下為何會突然這般大笑呢?
於是,劉三吾壯著膽子開口問道:“殿下,臣等所言皆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啊。殿下為何會覺得如此可笑呢?”
朱標緩緩地搖了搖頭,臉上流露出一種深深的失望之色。他先是長長地歎息了一聲:“唉——!”
仿佛心中有著無儘的感慨。
過了好一會兒,朱標才終於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