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孟端之後,劉璟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順著原路返回,徑直走進了牙帳。
他的步伐顯得有些沉重,仿佛心中壓著一塊巨石。
進入牙帳後,劉璟的目光落在了秦王朱樉身上。
朱樉正坐在虎皮大椅上,麵帶微笑地看著他。
然而,劉璟臉上的表情卻充滿了疑惑,絲毫沒有掩飾。
劉璟之所以如此疑惑,是因為兵備道的事情。
他作為秦王的“心腹謀士”,對於這個職位的設立竟然一無所知。
這讓他不禁開始懷疑,秦王是否故意對他隱瞞了這一重要信息。
劉璟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開口問道:“大王,為何會突然設立兵備道一職呢?”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質問的意味。
朱樉似乎並不在意劉璟的態度,他依舊微笑著回答道:“老孟不是因為你才丟了官職的嗎?我倒是很想還他一個四川布政使,可惜啊,現在的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劉璟當然明白朱樉的意思。
洪武初年,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左右布政使是正二品,但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了丞相以後,布政使的品級又降為了正三品。
朱樉的言下之意很明顯,就是說四川那裡,現在還不歸他管。
與此同時,劉璟敏銳地察覺到秦王話語中的敷衍與推脫之意。然而,他並未因此而動怒,因為他深知自己初來乍到,無論是與楊士奇、鐵鉉這樣的資深前輩相比,還是與卓敬相比,都顯得資曆尚淺。畢竟,卓敬比他早到幾個月,而他劉璟不過是個初來乍到的新人罷了。
秦王對他暫時缺乏信任,這一點劉璟完全能夠理解。
但此刻,劉璟心中最為憂慮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他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恭恭敬敬地向秦王啟奏道:“啟奏大王,這兵備道一職雖然職位較低,但權力卻頗為重大,實不亞於前朝的達魯花赤啊。”
劉璟稍稍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秦王的臉上,仔細觀察著他的表情。
見秦王的臉色並無異常變化,劉璟心中稍安,於是繼續說道:“前朝的藩鎮割據之禍,至今仍曆曆在目啊!”
達魯花赤,在蒙語中意為掌印官、鎮守者,主管軍政大權,是所在地方、軍隊和官衙的最高裁決者,也是最大的監治長官。
這個職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權力之大,足以左右一方局勢。
達魯花赤這一官職,主要是由蒙古諸王的陪臣來擔任。
早在成吉思汗時期,當蒙軍攻下各個城市後,都會設立達魯花赤這一職位。
然而,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時期,情況發生了變化。
由於蒙古諸王支持阿裡不哥,忽必烈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下令讓漢人世侯取代蒙古人擔任重要地區的達魯花赤。
但是,忽必烈去世後,他的繼任者們為了與草原上的諸王達成和解,又削減了漢人世侯的權力,重新讓蒙古王公貴族擔任達魯花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