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被曹操控製後,雖然名義上還是皇帝,但實際上卻毫無權力可言。
不過,他的結局還算不錯,不僅娶了曹操的女兒曹節,而且最終得以善終。
相比之下,羅貫中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自從他和老師施耐庵被打上了“附逆張士誠”的標簽後,他們就一直被朝廷排斥,終生都無法得到重用。
在這種情況下,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心中難免會對那位洪武皇帝產生一些不滿和怨言。
所以,當他著手去描繪曹操這位身處亂世的梟雄時,在不知不覺間,就將那位洪武大帝的形象代入其中了。
就拿“孤好夢中殺人”這個情節來說吧,它原本是源自南朝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乃是魏武帝曹操的一段自述。
其含義是說,曹操在睡覺時不喜歡有人在他身旁,一旦有人靠近,他便會在睡夢中將其斬殺。
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竟然特意為曹操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夢中殺人”的情節。
這一情節的設置,無疑是為了凸顯曹操這個人的生性多疑以及猜忌心理。
通過這個情節的描寫,讀者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曹操內心的不安和對他人的不信任,從而進一步理解他的至理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當李文忠將這些情節聯係起來時,他不禁心生疑慮:難道羅貫中是在借曹操之事來影射朱元璋嗎?
畢竟,朱元璋也是一個以多疑著稱的皇帝。
想到這裡,身為外甥的李文忠感到義憤填膺。
他認為,如果羅貫中沒有影射朱元璋的意思,那麼他自己內心的那道坎恐怕都過不去。
畢竟,這樣的情節安排實在太過明顯。
然而,羅貫中恐怕連做夢都沒有想到,他的這部傳世巨著竟然能夠在他有生之年出版成冊,而且一個字都沒改。
麵對李文忠的質問,羅貫中頓時心虛起來,他連連後退,一直退到了秦王的身後。
看到羅貫中沉默不語,李文忠愈發得意起來。他哈哈大笑道:“哈哈,果然被我猜中了!你羅本不敢說話,肯定是心裡有鬼!”
還沒等羅貫中開口回應,朱樉突然站起身來,他的臉色陰沉,毫無表情地說道:“你難道真以為老頭子和你一樣,隻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蠢貨嗎?”
朱樉的話語如同一把利劍,直刺李文忠的心臟。
李文忠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額頭上的冷汗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刷刷地流了下來。
朱樉繼續說道:“你要是把這件事上報給老頭子,你覺得他會怎麼處理呢?是先殺了老羅,還是先把你這個到處瞎嚷嚷的家夥給宰了呢?”
這一句話猶如醍醐灌頂,讓李文忠如夢初醒。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愚蠢和魯莽。
如果真的將此事上報,不僅會讓羅貫中陷入危險,更會讓自己成為老頭子的眼中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