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認識的將領趕緊回稟道:‘丞相,此乃常山趙子龍也!’
曹操一聽,不由得讚歎一聲:‘哎呀!真乃虎將也!傳我將令,不許放冷箭,定要活捉此人!’”
朱樉最後說道:“他這一道命令不要緊,反倒給了趙雲喘息之機!”
“趙雲一路廝殺,他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在敵軍中穿梭。
每一次揮槍,都帶起一片血雨腥風;每一次轉身,都有敵人慘叫著倒下。
終於,他在亂軍之中找到了糜夫人。
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心如刀絞——糜夫人身負重傷,氣息奄奄。
趙雲連忙上前,想要扶起糜夫人,但她卻用儘最後一絲力氣,將阿鬥托付給了趙雲,並告訴他一定要保護好幼主。
說完,糜夫人毅然決然地翻身投井而亡!
趙雲眼睜睜地看著糜夫人的身影消失在井口,心中悲痛欲絕。
但他知道,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他必須帶著阿鬥安全離開這個龍潭虎穴。
他強忍著淚水,推倒土牆掩埋井口,然後將幼主阿鬥緊緊地揣入懷中,用護心鏡勒緊甲絛繩,確保阿鬥不會受到一點傷害。
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龍潭虎穴孤身闖,粉身碎骨報主恩!”朱樉的聲音充滿了悲傷,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他的語氣也漸漸變得激昂起來。
說到高潮處,朱樉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氣貫長虹,一口氣說了一大段:
“說罷趙雲二次上馬,他的懷中揣著幼主阿鬥,單槍匹馬,要闖這百萬軍圍!
這一場殺呀!簡直就是驚天地泣鬼神!
隻見趙雲一進一出,槍挑曹營牙將五十餘員!
他的槍法如疾風驟雨,每一招都精準無比,敵人根本無法抵擋。
二進二出,趙雲更是勇不可當,他不僅奪槊三條,還砍倒了大纛旗兩麵!
那大纛旗可是曹軍的象征,如今卻被趙雲輕易砍倒,這對曹軍的士氣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三進三出,趙雲已經血染征袍,原本潔白的戰袍此刻已經被鮮血染成了紅色。
但他的戰鬥意誌卻絲毫沒有減弱,反而愈發勇猛。
……
就這樣,趙雲一次又一次地衝入敵陣,又一次又一次地殺出重圍。
他的身影在百萬大軍中穿梭,如入無人之境。
直殺到第七次衝出重圍時,曹操的百萬大軍已經是人人膽寒,個個心驚!
他們望著那白袍將軍,竟然沒有一個人敢上前攔阻!”
“且說那趙雲懷抱幼主劉禪,一路衝殺,終於殺到了長阪橋前。
此時的他,早已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然而,正當他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之際,突然間,隻聽得橋頭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霹靂大喝:“哇呀呀!子龍莫慌,燕人張翼德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