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技術培訓班_竊漢:從種田養豬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19章 技術培訓班(1 / 2)

簡陋的院子裡,架起了昏黃的油燈,昏暗的燈火之下,稻民們搬來了石頭,木板充當凳子,坐得整整齊齊。

一位身穿長袍,頭戴綸巾,書生打扮的年輕人在一塊塗黑的木板前,仔細地講述水稻生產栽培技術。

“俗話說秧好半熟稻,苗壯產量高,壯秧具有移栽後活棵快,發根早,有效分蘖率高,抗性強,結實率高等特點。”

“選地育苗先選擇背風向陽,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偏酸的稻田土或菜地按1米左右開溝分廂,並施入腐熟的農家肥作底肥。”

“合理灌溉管好稻田水,是實現優質高產的又一可控技術。”

“大米品質與土壤水分密切相關,水稻移栽後,應淺水灌溉,注意調節水、肥、氣、熱矛盾。前期防止乾旱,後期避免斷水過早。”

“斷水過早,會造成青米粒、死米粒、腹白粒增多影響產量,使米質下降。”

“灌漿成熟期,要求做到乾濕壯籽。黃熟期排水促成熟,收割時做到田間無水,以免稻穗浸泡在水中降低米質。”

倭人們剛脫離刀耕火種的原始耕種方法,直接接觸到了後世先進的水稻生產栽培技術,歡喜得抓耳撓腮,喜不自勝。

許多百姓不會寫字,他們手裡拿著繩子,熟練地打著繩結,記錄著這些珍貴的知識。

這是繩文時代傳下來的記錄方法,不同繩結的位置,數量,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暴怒的稻荷神倉稻魂命混在人群之中,聽那位講師講述水稻生產栽培技術,初時不以為然,越聽越心驚。

先進,太先進了,許多理論和方法對於她這個稻荷神來說,都如醍醐灌頂。

難道華夏的水稻生產栽培技術,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嗎?

剛聽到村民們不尊重自己的言論,倉稻魂命非常生氣,跟著村民們來到技術培訓班,想要教訓村民們一頓,卻被華夏的講師震撼到。

她心念一動,繩子從千裡外的神社攝來,不斷地打繩結,將一些學到的知識記錄了下來,一堂課講完,繩結堆到她腰間。

夜色越來越深,蟬鳴之聲陣陣,倉稻魂命和稻民們聽得如癡如醉,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一直講述到深夜,這場理論課才講完,到了提問的環節,稻民圍住講師,七嘴八舌的提問題。

這位年輕講師並非紙上談兵,麵對眾人的疑問,他老神自在一一回答,口若懸河,從育種的選擇到病蟲害的防護,無所不通。

輪到倉稻魂命提問,她走到年輕講師身邊,躬身行禮,提了幾個疑難問題,那位講師侃侃而談,說得分毫不差。

稻荷神歡喜不已,輕聲道:“這位先生,您講得太好了,您每天都會到這裡講學嗎?”

那名講師點了點頭,道:“主公曾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能將知識束之高閣,要將技術帶到田間地頭。”

“他要求在每個倭村開設技術培訓班,我們這些書院學生充當講師,挨個村子教授農業知識。”

倉稻魂命心中大駭,這種級彆的先生竟然隻是北海書院的學生,那北海書院的講師,學識要高到什麼程度?

她忍不住問道:“先生,您的學識已經震古爍今了,我很好奇,究竟什麼人能做您的老師?”

“當然是我的主公了,在整個北境,他是最好的靈植師和靈育師。”

“如果你想見他,他就在隔壁村講學。”

他話音未落,倉稻魂命已經憑空消失,百姓們驚呼出聲,紛紛疑惑這位夫人怎麼這麼熟悉,好像在哪裡見過。

張歸元正在隔壁村子講學,見一道光華從天而降,轉頭望去,對著她笑了笑。


最新小说: 巨炮修仙:跟我大炮說去吧 從乞丐到聖人 戀愛啟航:星光下的秘密 我靠偽裝神女攻略整個大雍 紅塵仙途 修仙萬年歸來 火影圓夢大師! 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華娛:屁股坐正了嗎?你就當導演 戍邊八年?我兒女成群,雄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