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島,燒關,賽馬,築城,封海。
北海第一,第二,第五集團軍通力協作,五路大軍齊頭並進,貢獻出了戰爭史的五大奇觀。
同時代的軍事家們,把這種進攻方式稱之為“如來”。
真的進攻了嗎?如來,好像進攻了。
沒有進攻嗎?如來,又確實在攻城掠地。
啪地一聲脆響,袁虎將案牘整個掀起,暴怒地抽出兵刃,對著案牘一陣亂砍,砍得碎屑紛飛,煙霧彌漫。
這位汝南袁氏的二公子,對張歸元的“如來”攻勢憤怒到了極點。
“張歸元這個王八蛋,鼠目寸光!井底之蛙!”
“他眼中隻有幾座城,幾塊地,幾個破山頭,對於中原大戰的局勢沒有一丁點急迫感。”
“如果我敗了,幽州豪族能饒過他嗎?他必然會被各家分屍。”
“現在打下來的城池和土地,將來都得吐出去。”
“他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
眾謀士噤若寒蟬,緘口結舌,紛紛將目光看向荀安,荀安閉目養神,不看眾謀士的目光。
他當然知道自己該說什麼,可他要說的話會觸怒袁虎,以袁虎的性格,極有可能責罰他。
因此,他閉目不語,在一旁“裝鴕鳥”。
在袁虎帳中,有豫州派謀士汝潁士人),也有冀州派謀士清廣士人),但兩派謀士截然不同,內部鬥爭很激烈。
汝潁士人生活在東漢最富裕的區域,他們擅長謀略,思維比較敏捷,處理事情非常靈活,可以稱得上是“利如錐”。
比如潁川荀家,將族中弟子同時派到所有的勢力,任何一支存活下來,荀家就能傳承下來。
至於活下來的是宗家,還是分家,無所謂,誰活下來誰是宗家。
體現了汝潁士人圓滑靈活的一麵
冀州士人相比樸實剛烈,淳樸異常,剛直有餘而變通不足,喜歡直言進諫,不管主公樂意聽還是不樂意聽,他們想到什麼說什麼,可以稱得上是“鈍如錘”。
比如清河崔氏,中古名門,全力支持袁虎,但因直言進諫,不被袁虎所喜,經常被罵得狗血淋頭。
清河崔氏崔叔玄見荀安在一旁裝死,實在忍耐不住,高聲道:
“主公,臣以為,北海王這些手段,非但不蠢,相反還非常有效。”
袁虎勃然大怒,見過和領導對著乾的,沒見過硬頂著和領導對著乾的。
他拎著寶劍一溜煙來到崔叔玄身前,怒道:“你說什麼?難道我是傻瓜嗎?”
崔叔玄毫不畏懼,輕聲道:“主公,張歸元所做的一切,看似荒唐,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控製戰爭的烈度。”
“圍島,燒關,賽馬,築城,封海是為了牽製幽州豪族,控製他們進攻的兵力。”
“不攻占幽州一座城池,是為了幽州有餘力攻擊我們,控製我們進攻的兵力。”
袁虎不解地問道:“他圖什麼?馬蹄一響,黃金萬兩,他費時費力到底圖什麼?”
崔叔玄直言覲見道:“主公,北海的五大集團軍是脫產軍隊,平日訓練比戰爭花費得還多。”
“至於他的目的,自然是希望主公能發動總攻,和幽州豪族拚命,他趁機撈點好處。”
“說到底,這是我們的戰爭,張歸元是來幫忙的,自然不會用主力和幽州主力死磕。”
袁虎眼珠亂轉,又開始優柔寡斷起來,他想要奪取幽州,又舍不得家底拚光,和謀士們開始拉扯起來,陷入了沒有意義的精神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