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浪郡,朝鮮城。
第一縷曙光從東方升起之時,萬道金光灑在大地上,山巒、雲海被鍍上金色,如詩如畫。
激昂嘹亮,雄渾有力的號角聲如破曉的雷鳴,劃破寂靜,在朝鮮城中回蕩。
百姓們怯生生地走出家門,扶老攜幼,到城外參加講邯王氏的投降儀式。
朝鮮城作為樂浪郡的治所,是朝鮮半島最繁華的城市,講邯王氏即是朝鮮半島之王。
當講邯王氏投降北海的消息傳遍樂浪郡時,百姓們都以為是假消息。
他們無法接受,統治朝鮮半島數百年的王氏家族,竟然會低下高傲的頭顱,向北海王臣服。
更殺人誅心的是,北海要舉辦莊重的投降儀式,接受講邯王氏的投降。
百姓們扶老攜幼,摩肩接踵,都去城外參加投降儀式,見證這足以寫進曆史的一幕。
北海貼心地準備了免費早餐,擺放著成堆的胡餅和湯餅。
胡餅是北方少數民族發明製作的一種麵食,是一種用火烤烙製而成的芝麻爐餅。
湯餅類似後世的麵片和片兒湯,是一種死麵硬餅,也稱金餅或蠍餅。
漢代人非常喜歡吃胡餅和餅湯,尤其是靈皇帝,頓頓離不開胡餅。
副食則是豆羹和肉羹,全都無限量供應。
這些食物都來源於王家的糧倉,被北海繳了,製作成早餐,供百姓享用。
百姓們原本是來看熱鬨,沒想到還能參加宴席,吃得熱火朝天,一掃城中陰霾冷清的氣氛。
張歸元在高台之上樂嗬嗬地看著這一切,和文武百官坐在一起,有說有笑,聊起幽冀戰場的趣事。
潘泰亞身穿華麗的漢朝女官服飾,急匆匆趕來,趴在他耳邊,小聲道:
“老爺,吉日良時已到,可以開始了嗎?”
張歸元微微一笑,示意投降儀式正式開始。
樂師們奏響了歡快的音樂,曲子是張歸元傳來的,是《今天是個好日子》的調子,充滿了歡快輕鬆之感。
街道的儘頭浩浩蕩蕩地出現了王家人的身影,隊伍最前方是一輛掛著白花的素車,一輛白馬拉著明晃晃一具棺材,棺材沒有蓋蓋。
王家老祖王統天身穿白色素衣,躺在棺材裡。
這叫輿櫬以行,載棺以隨,代表自己有罪。
王家的族人們全部身穿喪服,麵縛銜璧,身上用繩子綁著,既係脖頸,又縛雙臂,雙手於身背之後,口中叼著玉璧。
麵縛銜璧,是古代投降儀式的一個動作。
麵縛,代表自己不再反抗,不會再拿起武器。
銜璧,代表自己不再進食,畏懼等死,請求對方處死。
第一次麵縛銜璧發生在周武王戰勝殷商之時,紂王的哥哥微子啟麵縛銜璧向武王投降。
武王親自解開他的繩子,接受了他的玉璧後,為他舉行了祈禱,燒掉了他的棺木,對他加以禮遇,給予封號,封於宋地。
第二次麵縛銜璧發生在公元前654年,楚成王攻打許國,眾諸侯前來救援許國,楚成王撤兵。
到了這年冬天,許國國君許僖公主動到武城去見楚成王,向他投降。
許僖公麵縛銜璧,大夫們穿著喪服,表示國君馬上要被殺了,我們穿著喪服前來送葬。
士人們抬著棺木,表示國君就要被殺,我們用這口棺材來裝他的屍體。
楚成王按照周武王對待微子啟的方式對待了許僖公,接受了他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