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朔方郡。
雞鹿塞,大漢通塞北之隘口。
位於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峽穀南口,峽穀貫通陽山今狼山)南北,穀底平坦。
北依漢長城,東鄰屠申澤,為漢代西北部門戶,扼控穿越陽山之交通咽喉。
雞鹿塞高出穀底約八米,是一座石製正方形堅城,整座城池全用石塊壘砌。
大石塊壘砌城牆外側,外表壘砌整齊,中間填充較小的石塊和砂子,非常堅固。
城牆頂部厚三米,基底厚五米,最高處為八米。
正南北向,每麵長七十米,南麵城牆正中開設城門,寬約三米,並加築有方形甕城。
城牆的四角還築有外向突出的角台。
是從河套地區通往漠北的一條比較捷近的通道。
西漢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匈奴單於呼韓邪單於朝見大漢。
大漢與匈奴間的“百年”戰爭結束,邊境歸於平靜。
呼韓邪單於受到漢宣帝隆重熱烈的款待,賜予大量寶物、
二月單於歸北境,大漢派騎兵護送出雞鹿塞,並詔高昌侯董忠等留衛。
十八年後,西漢競寧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度朝漢。
受到漢元帝的隆重款待,並厚給賞賜。
呼韓邪單於提出和親的要求,引出著名的“昭君出塞”事件。
呼韓邪單於與王昭君回到漠北以後,因匈奴內部叛亂,夫妻曾避居雞鹿塞達八年之久。
東漢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八月,靈皇帝以鮮卑連年入塞抄掠邊郡為理。
命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各率騎兵萬餘人,分三路進攻鮮卑。
這次遠征受到了西北豪族的強烈抵製,並州豪族在其中作梗。
漢軍出塞二千餘裡,鮮卑首領檀石槐大敗漢軍。
漢軍輜重儘失,戰士死者十之七八,三人各率數十騎逃回,皆以敗軍之罪免為庶人。
並州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上郡以及一部分西河郡被鮮卑占領。
張歸元隨之在北境崛起,在北海之北建立北海政權。
東殺西討,南征北戰,打得諸部鮮卑潰不成軍,匈奴更被他打得整族西遷,遠遁鹹海。
燒戈羌歸降北海,突襲了禿發部鮮卑的營地,迫使禿發部鮮卑入並州。
禿發部鮮卑被並州豪族們安排在屠申澤附近遊牧,鎮守雞鹿塞,人口恢複到四萬多人。
擁有一萬鮮卑狼騎和五千鮮卑狼槍戰士,因禿發部自塞北遷入河西,故亦稱河西鮮卑。
與之相比,朔方郡隻有漢戶一千九百八十七戶,人口七千八百四十三人,多是貧苦的牧民。
禿發部鮮卑現任首領禿發藍對北海恨之入骨,又畏之如虎,派遣五千鮮卑狼槍戰士和左將軍禿發樹堅守雞鹿塞。
在狹長的山穀之中,一口氣安置了二十多個哨崗,隨時監視北海鬼麵甲騎的動向。
早晨的時候,雞鹿塞一片寂靜,絕大多數士兵都在睡夢之中。
守夜的巡邏隊來回徘徊,時不時舉起手中的火把,口中發出狼嚎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