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也稱軍山,鬼山,巍峨聳立,如巨龍橫臥西北,氣勢磅礴。
他像一座天然的長城,將華夏和北境分隔開。
西北東三麵分彆被騰格裡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毛烏素沙地包圍。
河套地區北有賀蘭山,南有六盤山,中間是母親河黃河,兩山一川保護著華夏的腹地。
如果沒有賀蘭山,北境少數民族的鐵蹄將長驅直入,直取關中。
從古至今,賀蘭山一直處於戰爭狀態。
三四萬年以前,水洞溝舊石器文化遺址是銀川平原最早的古人類居民點。
殷商、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北狄、西戎等遊牧部落的活動地區。
夏商周和遊牧民族戰爭不斷。
秦漢之時,這裡則是匈奴和大漢交戰最激烈的前線戰場。
東漢之時,這裡是百年漢羌戰爭的最前線。
如果曆史正常發展,這裡還將被爭奪千年,兩晉和鮮卑,大隋和突厥,大宋和西夏,大明和瓦剌。
但在這個時空,曆史不會再正常發展,張歸元已經統一了北境,成為百族共主。
現在他將從世家大族手中重新奪回河套地區,終結這場千年浩劫。
馬遂靜靜地站在賀蘭山主峰敖包疙瘩上,眺望著廉縣的滾滾濃煙,眼眸之中滿是冷漠。
他的身影並不高大,甚至在身材魁梧的西北人之中,他的個頭顯得格外的瘦弱矮小。
可偏偏這麼一個瘦弱的背影,立在峰頂,在狂風之中,帶著一絲凜然的氣勢。
馬遂並不喜歡戰爭,在一開始,他甚至不是西北人。
司隸右扶風茂陵馬氏,先祖馬通是漢武帝時的重臣,參與巫蠱之亂,密謀刺殺漢武帝時被殺,移其宗族。
馬通生馬實,馬實在漢宣帝時擔任漢朝使官。
馬實生馬仲,官至玄武司馬。
馬仲生四子,第四子就是伏波將軍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功臣之一。
創造出了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等成語。
馬援之後,馬家逐漸敗落,遷徙到西北,成為了西北豪族中的一員。
馬遂自出生之後,看遍了西北人的苦難,閱儘關東豪族對於西北人的剝削和壓迫。
他身旁的夥伴,一個接著一個死於漢羌百年戰爭之中。
而這一切,原本可以避免。
他在成年之後,短暫脫離了家族,以遊俠身份遊曆了整個涼州和並州。
他憑借著點滴的線索尋找答案,整整找了五年,終於發現了令他無法呼吸的答案。
這場漢羌百年戰爭,原本就是關東豪族設計出來給西北人放血用的。
鼠目寸光,膽小怕死的關東豪族們,根本不想為華夏開疆拓土。
他們隻想守好自己的肥沃土地,做一個太平盛世的美夢。
無論是西域,河套走廊還是河套地區,都可以拋棄。
隻要能維持世家大族的富貴,大漢變成什麼樣他們根本不在乎。
無與倫比的憤怒讓馬遂思索著向關東豪族複仇。
還未被權力腐化,臥薪嘗膽的董穎找到了他,兩個人一拍即合,自此涼並終成一家。
西北人團結起來,攻入關中,火焚雒陽城,殺光滿城公卿大臣。
可西北人的處境並沒有改變,依舊被關東豪族敵對,孤立,排斥,冷落,歧視。
他們根本不在乎什麼皇帝,他們依舊在爭奪關中肥沃的土地。
這讓馬遂無比地迷茫,即使被東漢皇廷封為大將軍,他也沒有絲毫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