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補壩,寬又寬,宣草長滿山。”
“羌人戰敗了戈基人,歡歡喜喜建家園。”
……
“大樹從小芽長起,大河彙集點滴泉。”
“羌人能安居樂業,全靠前人血汗換。”
……
“憑了祖先的智慧,爾瑪人的子孫有今天。”
“歌聲鼓聲響雲天,祖先的功勳數不完。”
大允穀曠野之中,用石頭砌成了巨大的村寨火墳場。
被涼州士兵屠殺的羌族屍體,一具具送進了火墳場中。
活下來的羌人們眼眸中滿是痛苦和仇恨,圍繞著火墳場縱聲高歌。
羌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十分推崇祖先。
死亡意味著離開了現實世界,去到了祖先居住的“鬼寨”,死亡也有回家的意思。
他們對於死亡非常尊崇,對葬禮的操辦十分重視。
“重死”是羌人文化的一大特點,是一種樸素的祖先崇拜。
火葬是羌人最主要,曆史最悠久的傳統葬俗。
人死後,當太陽落坡之時,在曠野舉行火葬,魂隨青煙直上青天,焚後骨灰撒於神林。
人們圍坐哭泣,唱喪歌,跳喪舞以示永彆。
在人群的最前方,站著燒當部幸存下來的寨老們,他們都是滇顛的左膀右臂,負責鎮守其他河穀。
大允穀一戰他們沒有趕上,等他們趕到時大允穀已經被西海龍軍淹成了一片汪洋。
寨老們開了三天三夜的會議,最終決定由滇顛的三子滇羊成為燒當羌新的首領。
望著父親和族人們的屍體在火焰中緩緩消失,滇羊雙手骨節捏得咯吱咯吱作響,眼眸中閃爍著滲人的寒光。
他的精神和理智已經被怒火控製,腦海裡隻剩下了複仇。
幾位寨老們察覺到了他的不對勁,對視一眼,站在了他的身後。
“首領大人,過冬的糧食全沒了,明日就得有人餓肚子。”
“是否向張王爺求援,賒些糧食過冬?”
滇羊斷然拒絕,咬牙切齒道:
“漢人不可信,漢人隻恨我們羌人不死,我們燒當羌寧可餓死,從懸崖上跳下去,也不會尋求漢人的幫助。”
“我們可以狩獵,可以在青海湖打漁,祖先會保護我們度過這場寒冬。”
眾位寨老對視一眼,紛紛搖頭,年輕的首領已經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他們開始後悔,後悔選擇這位莽撞的年輕人成為燒當羌的首領。
二三十萬族人,每日需要多少糧食?
除非山上出現神跡,長滿了肉山,流淌著酒河。
一位須發皆白的寨老咳嗽一聲,緩緩來到滇羊的麵前,勸諫道:
“首領大人,攻擊我們的是涼州的漢人,和北境的漢人沒有關係。”
“相反,涼州的漢人和北海的漢人是死敵,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我們應該交好北海的張王爺,一同對付涼州的漢人。”
滇羊臉上的肌肉陡然扭曲起來,變得猙獰可怖,他歇斯底裡道:
“張歸元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利用了我們,將涼州的豺狼引到了大允穀。”
“再利用西海龍軍消滅了涼州的漢人,我們不過是他計劃中的一環,被利用的工具。”
“如果真是朋友,怎麼會對我們的處境不聞不問?”
寨老們被他問得啞口無言,紛紛歎息一聲,望著族人的屍體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