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陷,黃沙遮眼。
大地突兀地裂開一道道縫隙,如蛛網般蔓延起來,煙霧衝天而起,彙聚成張牙舞爪的煙龍。
驪山腳下的秦始皇帝陵地麵上出現一個巨大的豁口,滾滾的黑色鬼氣,從這豁口之中,瘋狂的湧出。
幾乎在一瞬間就將整片天地,染成了一片黑白之色。
成千上萬的秦兵馬陶俑從地洞中緩緩走出,身披鎧甲,手握長戈,列陣如林,肅穆無聲。
百年前他們橫掃六國,威震天下,輔佐始皇帝建立了華夏首個大一統王朝。
自秦之後,無論華夏後世子孫多麼不肖,多麼混賬,都有統一天下的願望。
是秦人,塑造了華夏文明的靈魂和根骨。
在兩三千年後的後世,華夏變得更加鼎盛,有了其餘的名字。
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們依舊會稱呼這個偉大的帝國為“秦”。
即使是同樣強大鼎盛的古羅馬帝國,也以被稱呼為“大秦”而驕傲。
如今,它們留下的殘魂醒來,沉睡百年的戰士被喚醒,以戰神之姿重返人間,重塑著大秦的輝煌。
這是它們的最後一戰,為老秦人的生死存亡而戰。
在秦兵馬俑軍團上空,飛出數百隻青銅天鵝,眼眸中閃爍著紅色的邪光,像妖魔斥候一樣觀察著戰場。
走在最前方的是秦下級軍士俑,通高在一米八以上,頭戴單版長冠,身穿擁有三百八十片甲片的重裝鎧甲,一手持青銅盾,一手持青銅劍。
密密麻麻,層層疊疊,根本看不清楚。
在他們身後的是秦中級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他們到達陣地的兩側後,立刻組成弩兵陣。
左腿曲蹲,右腿著地,手持青銅弩箭,秦弩之上自動凝出死氣組成的箭矢。
他們護住兩翼,一動不動,箭矢對準了不知所措的關中豪族們。
很快,地洞深處傳來人喊馬嘶之聲,青銅戰車從秦始皇帝陵中走出。
馬車整體由青銅鑄造,采用了鑄造,鑲嵌,拚接,焊接,子母扣連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
單轅雙軛,四馬分兩服兩驂。
青銅馬車中,頭戴雙卷尾冠,身穿長襦,腰佩短劍的禦手俑,跽坐於車前室,手中握著轡索。
在它的兩側,分彆是手持長戈的車左俑和手持弓箭的車右俑。
這樣的青銅戰車,足有上百輛。
在青銅戰車之後,則是一輛青銅將軍指揮車。
四匹青銅馬眼眶高隆,目似懸鈴,炯炯有神,車上擁有彩繪的紋路。
以夔龍夔鳳紋、流雲紋為主,飾有各種菱花紋和多種多樣的幾何紋。
分布在車蓋內側、後輿四周上層區域、後輿車門內側等主要位置。
指揮車上有一位將軍俑,頭戴鶡冠,身披鎧甲,雙手交疊置於腹前,眼神堅定而深邃。
它體格健壯,身材高大,前庭飽滿,二目炯炯有神,帶著殺伐果斷的煞氣。
看了一眼城上搖動秦樂府鐘的賈文,又看了一眼不知所措的關中群雄和不斷後退的北海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