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大婚之後,北海再次拋出重磅消息,開啟大基建時代。
強化基礎設施發展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生產力布局和北海政權重大戰略的支撐。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
翻譯過來就是北海要利用五年時間,在各郡各縣之間修建鐵路,翻修官道,疏通水道,開通海道。
各大勢力彈冠相慶,他們最害怕北海勵精圖治,招兵買馬,不斷擴軍。
聽到北海要修路的消息,紛紛譏笑張歸元少智,許仲濤缺謀。
如今東漢帝國風雨飄搖,擁立新帝一事鬨得沸沸揚揚。
不插手擁立新君,卻執著於修路,真是固步自封,因循守舊。
他們不理解,修路對於一個勢力意味著什麼。
“要致富,先修路”並非一個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自古至今,東西方都證明的先進理念。
後世的美國,在二戰後大量修建州際高速公路,而且基本上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出資,絕大部分實施免費使用。
構建了全美的快捷、安全的交通大動脈,加強人員、物資交流,促進經濟的發展。
結果美國經濟受益於高速公路取得的巨大發展,開啟了黃金時代。
百業俱興,鼎盛至極。
東方的另一個偉大國度,更是開啟了大基建時代,實現了彎道超車。
便捷的交通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
修路能打通農產品,水產品銷路,吸引投資和商品流入,形成高效流通渠道。
路是信息流動的中心,修路加速了市場動態、政策信息等傳遞,降低交易成本。
與此同時,路還直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在偏遠地區,道路建設是脫貧攻堅的關鍵。
在中國古代,有作為的君主往往主張修路。
秦始皇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大一統王朝的帝王,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基建狂魔。
他下令修建以鹹陽為中心,輻射全國的馳道網絡。
馳道,意為可以縱馬奔馳的道路,其路麵寬度達七十米,路基高出地麵以利排水,並種植行道樹。
如北方道,西方道,秦棧道,武關道,東方道,臨晉道,上郡道,並海道等等。
這已經十分接近後世高速公路的概念。
其中的絕大多數馳道都是後世官道的根本,而且建立了完善的保養修繕機製。
設立“道橋掾”等官職,專門負責馳道的修建、維護和管理。
定期派官員巡查馳道,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維修。
對破壞馳道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確保馳道的安全和暢通。
如此大規模的修路,逼迫百姓過甚,在短時間修建了太多的巨型建築,導致了強秦暴斃而亡。
如今,北海有了強秦的經驗,重新開啟了大基建時代,不會重蹈覆轍。
在北海大規模修路的同時,北海政權軍民兩界的修仙者們齊聚平安城,數量超過二十萬人。
這還隻是第一批,後麵還有第二批,第三批。
張歸元站在審判世家大族的高台上,望著台下密密麻麻的修仙者們,心情萬分激蕩。
曾幾何時,他不過是外門弟子,專精種田養豬的宗門佃戶。
如今,他已經是十九個郡的主人,兩千萬平方公裡土地的獨裁者。
坐擁兩條龍脈,統治千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