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縣,胡家灣村。
南鄭縣李,趙,鄭,程,祝,張,楊七大家族聯軍,足有萬人,浩浩蕩蕩穿過陳倉道,來到胡家灣村。
指揮此次行動的南鄭李氏族老李德堅。
南鄭李氏是巴蜀豪族中少有的兩世三公,漢中地區勢力最強的世家大族。
巴蜀豪族多為世家,世宦和豪強大族,又或蠻夷大姓出身,很多都有家傳經學,諸子,讖緯,精通方術。
南鄭李家先祖是國子博士李頡。
李頡子李合,舉孝廉出身。
漢安帝、順帝時為尚書郎,徙左丞,遷至尚書仆射、尚書令。拜司空,又進司徒。
李合子李固,被大將軍梁商任命為從事中郎,後任荊州刺史、太山太守,曆任將作大匠、大司農、太尉。
順帝駕崩後為梁皇後所倚重,和大將軍梁冀互相看不慣。
質帝駕崩後,與梁冀爭辯,不肯立劉誌即漢桓帝)為帝,最後遭梁冀誣告殺害。
李固子李燮,在梁冀倒台後受到重用,桓帝時拜議郎;靈帝時拜冀州安平相,河南尹。
張歸元受靈皇帝重用時,李燮出言勸諫,試圖阻止張歸元封王,是當時的腐儒領袖。
當時雒陽城最有名的諺語就是:
“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
指的是李固不肯立劉誌即漢桓帝),李燮不肯立張歸元即北海王)。
南鄭李家以儒學著稱,通曉《五經》,受到巴蜀地區淫祀之風影響,特彆擅長《河洛》風星指“河圖”、“洛書”,陰陽五行術數之源)。
精通風角,星算和讖緯。
在張歸元還是一名宗門佃戶之時,李家的幾位老祖已經通過《河洛》算出張歸元將是終結東漢皇廷之人。
李家因此執意不肯立張歸元為王,但小小的李家無法阻止曆史的進程,張歸元還是成為了北境之主。
李德堅騎著坐騎風麒麟,看著空無人煙的胡家灣村,心中一動。
“稚珪,去檢查一下灶坑,看看他們離開多久了?”
趙稚珪應了一聲,禦動玄鐵重劍砸開民居的大門,來到灶旁,伸出手摸了摸。
他高聲道:
“報告堅帥,火灶溫熱,這些村民恐怕剛剛離開不久。”
李德堅站在原地深思了片刻,自言自語道:“難道我們的行軍信息暴露了?”
“罷了,既然此次行動的真實目的是試探,就再向前走一走。”
他心中打定主意,帶領大軍前進到太平莊。
太平莊是陳倉道外一個比較大的鄉鎮,是商隊們落腳的地方。
大軍進入太平莊內,能看到街邊的攤位還在,賣擀麵皮的鍋還沸著,百姓們不翼而飛。
“奇哉,怪哉。”
正當李德堅要施展河圖洛書推衍一番時,一名攤販打扮的人迎麵走來。
“堅帥,是我,小臊子。”
李德堅抬頭一看,此人正是派遣到陳倉的細作,他奇道:
“太平莊的百姓去哪裡了?”
小臊子手指西北方向道:“堅帥,大概十分鐘之前,陳倉全境拉響了警報。”
“百姓們都跑到地下掩體中去了,那裡十分堅固,外有巨石,內有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