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圖之中,張無道禦動三把妖兵魔刃,發出道道天矯如龍的刀芒。
衝入世家族人之中,猶如虎入羊群,攪動腥風血雨。
所到之處,世家族人紛紛退避,不敢掩其鋒芒。
不過片刻,死在他刀下的修士便不下百人。
正在此時,張無道突兀地聞到一股酒香,耳聞身後惡風不善,急忙避開。
隻見酒元子孫平安跌跌撞撞向他走來,雙手亂舞,指前打後,似醉非醉。
中,小,無名三指卷屈握緊,拇指和食指張開略屈,形似蟹鉗狀。
張無道心念一動,太刀長船化作一道寒光斬去,劍遁之速如疾光電閃。
酒元子眼睛眯出一條縫隙,見刀飛至並不躲閃,反而伸長了脖子,主動將頭遞了過去。
張無道目光一戾,操縱著太刀向他喉嚨斬去。
酒元子雙拳後發先至,對著太刀長船猛點七下,嘩地一聲,太刀長船碎成遍地斷刃。
“呀?是端杯手?”
張無道頓時目光一肅,變得認真起來。
閃擊益州之戰出發前,北海書院武院的教授導師們特意找到他,提醒他要小心醉拳。
益州修士普遍不愛研習武藝,但不代表益州沒有武學高手。
益州人傑地靈,各種類型的天才多如過江之鯽。
有不少天賦異稟的武學奇才,他們師從異人,自幼習武。
數量雖然很少,但武學造詣極高,實力也不弱。
其中以醉拳高手最為難纏,醉拳是一種象形拳,講究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
醉拳對於人的關節機能,柔韌,靈敏,力量,協調性都有極高的要求。
因此能以醉拳聞名的武修無一不是高手。
瀘州釀酒技藝精湛,泥窖發酵,回馬上甑,看花摘酒,洞藏陳釀等技藝聞名天下。
瀘州孫家以釀酒聞名,其族人嗜酒如命,精通醉拳,要千萬小心。
張無道心性驕傲,視天下群雄為草芥,早把教授導師們的話忘在腦後。
今日見醉拳招牌的手法端杯手,這才想起,不由得正視起來。
他不敢再以兵刃進攻,將兩把妖兵收起,用出了鷹爪拳,大喝一聲,縱身而上,雙手攻勢猶如狂風驟雨。
拳法淩冽至極,來勢迅捷無比。
酒元子微微一笑,氣定神閒,隨勢而動,隨形而變,仿佛一個醉漢,一會兒倒地,一會兒爬起。
兩人鬥了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看得其餘的世家子弟都呆了。
張無道不免心中急躁,化作一條白龍而上,龍影飛空,龍爪急舞。
一時間,整個迷蹤法陣中到處都是爪影。
酒元子心中暗暗吃驚,這個小家夥二十多歲,不但修為已至金丹境,連武學上的造詣也是極高。
他自己二十歲時,還在酒窖裡整日宿醉,喝得昏天黑地。
至於凝丹,更是一百七十歲時才堪堪結丹成功。
真不知道,這樣的少年俊傑是張歸元如何培養出來的!
想到此處,他心中不覺有些沮喪。
即使是孫家後人,也不願意學習釀酒技藝和醉拳,反而追求外物,鍛造一些聲勢極大的法寶。
將老祖宗的東西扔得一乾二淨。
正在胡思亂想,身形慢了一瞬,張無道抓住機會,轉到酒元子的身後,猛地一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