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非常感謝兩位百忙之中可以接受我的采訪,謝謝。”
采訪的時間過得很快,應傑感覺還有點意猶未儘的,總感覺很多話都沒有說完一樣。
主要這次裝逼裝的實在是太順暢了,而且旁邊的陸力九段還一直捧著。
陸力九段全程本人的感覺就像是第一應吹一樣。
說應傑狂,陸力九段馬上說高永夏當年不是更狂?
說高永夏傳奇落幕,其實自己也差不多落幕了,以後拿冠軍得看應傑他們願不願意給麵子。
全程吹捧應傑,吹的應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馬上都要回帝都吧,棋院那邊好像說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出去處理。”
應傑站起來順便拉了一下褲子,對著陸力九段有些奇怪的問了一句。
棋院那邊好像說,有一個商務合作需要應傑他們回去確認簽字。
根據應傑在群裡麵知道的,好像是國家隊的隊員都接到了這個通知。
難不成是某位大老板想要把整個國家隊拉上,一起搞一個代言?
就不知道代言什麼東西。
但是如果找這麼多人的話,估計每個人代言費都不會很高。
但是對於圍棋棋手來說,如果能上電視代言,都不知道到底是棋手代言產品,還是產品代言你。
畢竟圍棋的世界冠軍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很值錢。
一年多的時候甚至能產生六七個世界冠軍,批發了屬於是。
但想像其他運動一樣弄一個一年一次的世界圍棋大賽也不太現實。
既有可能打擊讚助世界比賽的讚助商的積極性,畢竟自己讚助的比賽相當於降級了。
而且關於這個比賽的讚助是三國共同舉辦出錢,還是要找什麼冤……讚助商?
共同出錢舉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畢竟扶桑第一個擺爛不願意,自己家世界大賽都不辦了,還陪你辦這種東西。
送錢給你?做夢。
更不要說現在有應傑,韓國方麵也不可能同意。
要放在幾年前韓國十拿九穩能奪冠軍的時候,人家說不定願意。
如果是私人讚助的話,高額獎金的冤種還真是找不到。
為愛發電也不能傾家蕩產呀,畢竟圍棋是真的沒有什麼流量回饋。
應傑最近都已經在圍棋界是頂流中的頂流了,但光自己家親戚,很多人還都不了解應傑在乾什麼。
畢竟能了解的渠道就隻有新聞,而很多人看電視根本就不會看新聞。
還是應傑爸媽知道什麼時候新聞播自己,在那種家族群裡麵發,一堆七大姑八大姨在電視前蹲守的。
蹲守的原因很簡單,至少一個星期的村口的談資就有了。
“應傑小時候我就看著挺聰明的,現在不就出來了,還上新聞了。”
“我看沒什麼用,不好好學習,到時候還是很慘,我聽說什麼什麼運動員最後還不是窮的賣獎牌。”
村子村口八卦集中部的流言,什麼樣子的都有。
不過因為應傑父母都是老一輩當中最小的孩子,應傑出生沒多久,上上一輩的老人都已經過世了。
應傑現在除了過年拜年下去一趟農村,其他基本上也不會去村子裡麵過年。
以前小時候還感覺回去沒意思,在縣城裡麵沒有小朋友玩,現在真的有感覺沒回去真的好,不用在親戚麵前如坐針氈。
“唉,我已經拿到內部消息了。”
陸力九段解開自己的西服,把自己的小肚子放出來透透氣。
人到三十,也到了身材走形的時候。
作為曾經的中國第一人,而且年紀大了,陸力九段現在也開始接觸行政方麵的一些工作。
可以預見的是,陸力九段後續都有可能擔任棋院院長之類的職務。
所以現在比應傑他們早一點知道一些內部消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行政之類的群,應傑他們都沒有,但陸力九段都開始在這些群裡麵潛水了。
“是哪家公司的代言嗎?”
聽到這話,陸力九段有些神神秘秘的說了一句:“不是代言,倒是跟公司有關,而且是外國的大公司。
穀狗聽過吧,就是今年剛剛宣布退出中國的。”
穀狗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了,於010年退出的中國內地市場。
不過對外宣稱不通過中國的一些審查退出中國內地市場。
當然了,更多原因是因為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占據的不行。
不要看某個度娘在後世像是垃圾集中所,莆田廣告場一樣拉的要死。
但是在早期的時候,這位可是一直在中國市場把穀狗按在地上打,一度占據整個市場的7%,而穀狗隻有百分之十幾。
要是顛倒一下,能占據大部分市場賺到錢的話,伱看他退不退。
從某個手機和社交軟件對中國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
某果:不符合政策都可以改,賺錢嘛,不寒磣。
某書:什麼中國女婿,賺不到錢都是白扯。
不過這些其實並不重要。
聽到這個名字,應傑馬上好像聯想到了什麼東西。
狗!
看到沒說話的應傑,陸力九段也沒有吊胃口,繼續侃侃而談:“據說是什麼發展ai之類的,通過圍棋來訓練人工智能。
所以在到處購買各國棋手的棋譜,據說跟韓國那邊就已經談好合作了。
不過中國這邊的話……”
陸力九段撓了撓自己的頭,雖然某種程度來說,這麼長時間以來,中國棋院做事情做的還不錯。
這幾年中國圍棋崛起離不開集體研究等一係列棋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相關工作。
但是在其他一些工作上做的依舊很爛,比如說棋譜的版權工作。
或者說中國整個的版權確實都亂七八糟的。
之前就有圍棋愛好者編了一套著名棋手名局棋譜的《世界圍棋豪強選集》,在網上售賣。
但這套圖書並未得到棋手們的授權,這個出版社把知名棋手的書出了個遍,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甚至是棋手本人無意中才知道自己還有這本書。
除了版權以外,對於棋譜的重視程度,其實中國這邊做的也不夠到位,尤其是一些相關的統計工作。
據多數中國職業棋手反映,自己壓根不知道職業生涯贏了多少盤,輸了多少,很多棋譜也沒有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