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徐大人在與於大人商量,“你說那趙縣令說的農女是誰。”
於大人搖搖頭“不太清楚,我們那天也沒有見過什麼農女啊。“
“啊,見過。”
“那個穿青衫給我們指路,告訴我們上山的那個農女。”
“是她嗎”
“不清楚啊,大人。”
“這是得弄弄清楚,究竟是真的隨口一說,還是有其它原因。”
摸摸短短的又道“那天她怎麼說來著。”
“好像是說,讓我們上車,村長他們不下來,大人,下官也記不太清楚了。”
“那這樣,我們明天就收拾行李去連山村住上幾天,那些老農不是說那些果子樹是他們種的嗎,問問怎麼種,我們啊,總不能白給人出力了。”
“於大人啊,我們隻怕是讓人給利用了。“
”啊不是吧,大人。“
“是不是的,明天去連山村就知道了,不早了,你也先回去休息”
“下官告退。”
徐大人在屋子裡來回踱著步子,摸著那短須笑道"這連山村有意思,看明天你們怎麼圓。“
可是徐大人不知道,他去晚了,要是早一點,可能還能逮個正著。
若乾年後,他知道事情的全部經過時,連山村早就不是他能動得了的了,而連山村在京城裡那些人物眼中,也是不能動的存在。聖上知道了,也隻是一笑了之。
還歎幸虧徐尚書去晚了,要是早點到以徐尚書剛正不阿的性子,那有現在的日子。而那時的徐大人,隻能感歎一聲,時也命也。
第二天幾位大人到連山村的時候,陳小婉正在半山灣樹陰下支撐桌子,給幾個孩子講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一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呢,除了自家的幾個孩子,還有村裡常和小五小六玩的幾個孩子。
遠遠的看著,幾輛馬車進來,小孩子們就要去告訴村長,讓陳小婉喊了回來,對小孩輕輕說了幾句,然後一哄而散,不對,是分幾個方向跑了。
小五,小六支撐腦袋問她“大姐,為什麼不讓我們兩去。”
陳小婉咳了兩聲道“你們四哥要回來了,給你們安排的功課都做完了吧?”
“啊”,兩個娃就像霜打了茄子一般的焉了下去。
“大姐,能不能不寫。”
“你們說呢?”
垂頭喪氣的往院子裡走去,小六又回頭道“大姐,這裡能放一張大桌子吧,我想在這裡寫。”
小五也猛點頭。
陳小婉摸摸二人的頭,笑道“現在不行,等閒了,我讓人在這裡建個亭子,擺個桌子再說。”
小五摸著腦袋想,建亭子與現在擺桌子有什麼關係,他大姐又哄他和小六。
看著兩小進了院子,陳小婉也沒有起身去監督作業的習慣,主要是這方麵小四有超乎常人的執著,用不著家裡任何人操心。
相反的,得擔心幾個小的能不能受得了。
小貞看著關好的院門道“大姐,這是那些當官的來了嗎?”
陳小婉折了根柳枝甩著道“應該是吧,村裡人回來應該是牛車。”
可不是,村裡現在可沒有一輛馬車呢。
說著話,喝著甜甜的蜂蜜水,小貞都覺得這日子前所未有的好,比以前任何時刻都好。
徐大人的馬車停在陳村長家門口,一群孩子從巷子裡跑出來不知道說了啥,然後就見一群人一步一步的往後山走去。
然後又看見村長媳婦與大兒媳婦,又叫了隔壁兩個婆子媳婦,拿著掃把,抹布,轉進巷子不見了,這是要住下來了。
不過與她關係不大。卻不想這些人,有三分之一的原因,因她而來。
而遠去賣果子的人,正駕車著車往回趕,陳家的幾車果子賣的十分的順利,但要走的時候遇到了村裡去府城賣果子的車,為了避免出問題,便決定等一等,一起回。
隻是這一等,真發現了問題,有人尾隨,然後又見了村裡人的果子車,陳四叔一見不好,就安排人撤退,再安排人半路接應,好在陳家的幾個都有上次買葡萄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