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之畔,魏吳兩軍激戰正酣。
而得到荊州五郡的蜀漢,眾將士們已然回到成都,開始準備接受論功行賞。
蜀漢的疆域再度拓展,諸多重要職務亦應運而生,亟待蜀漢派出自己的可信賴之人擔起重任。
諸葛亮獨自在屋中皺眉思索了很久,最後草擬了一份名單去皇宮找了劉禪。
蜀漢,皇宮
劉禪本來正在校驗太子課業,聽說諸葛亮入宮,立刻火急火燎的向議事廳走去。
“相父,您突然入宮可是有什麼急事?”劉禪從黃皓手中接過錦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問道。
諸葛亮衝劉禪拱手行禮,被劉禪扶起後,將草擬的名單遞給了劉禪。
“陛下,此番我大漢收複荊州,加上之前得到的隴右四郡,老臣擬了一份官員任免名錄,呈陛下禦覽。”
劉禪先是愣了一下,下意識的想說相父定就行了。但是想了想還是伸手接過了名單。
相父過來找我商量,就說明我也可以為相父出謀劃策了。想到此處,劉禪不禁的挺了挺身板,臉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然而,在看到名單之後,劉禪臉上又露出了一抹疑惑之色。
“相父,朕以為您會讓馬幼常來治理荊州......”
“這鄧士載朕有些印象,原本是魏國一個管屯田的小吏,在屯田和水利方麵頗有才乾。但是,給他如此重任,恐怕難以服眾。”
“依朕看,不如讓魏延將軍或者伯約去管荊州。畢竟荊州乃是軍事要地......”
劉禪一邊看著名單上的內容,一邊提出自己的看法。
雖然,在自己心中有好幾本關於馬幼常缺點的小本本。但那隻是對他個人而言的。
馬幼常的能力,他還是承認的。
前些年,蜀漢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們,也都認為將來馬謖會接過諸葛亮的權柄,承擔起複興大漢的責任。
然而,諸葛亮卻一直將馬謖置於天水,而後大漢將隴右四郡收入囊中,眾人皆揣測,諸葛亮定會設立一職,統禦隴右四郡,此職必為馬謖所當。然,諸葛亮卻遲遲未有任何舉措。
倒是薑維,這些年逐漸將軍情司的大權緊握於自己手中,且一直伴於諸葛亮身側,幫其處理各種政務。
這不得不讓人猜測,諸葛亮可能更屬意薑維作為接班人。
當然,對於劉禪來講,無論是薑維還是馬謖,相父選誰,他就會重用誰。相比於那個總是一臉沉重表情的馬謖,劉禪倒是更喜歡薑維。
但是,他能感受到,相父對於馬幼常更加看重。馬幼常在相父心中很不一般!
想到這兒,劉禪忽然有些氣惱。這馬幼常不受重用不是更好,他在這瞎操啥心呢!
諸葛亮聽到劉禪所言,臉上浮現出欣慰之色。看來,陛下對鵬舉甚為器重,將來二人配合,必能君臣一心。
他笑著對劉禪說道:“陛下,鄧士載此人頗具大才,雖出身微末,但心懷大誌,且歸漢後一直為我大漢勤勤懇懇,在屯田水利建設方麵出力良多。”
“荊州如今需發展民生,他在屯田水利方麵的才能正可派上大用場。當然,若是讓其直接去做荊州牧,必然難以服眾。”
“所以,老臣準備先將蔣琬派去做荊州牧,鄧士載作為荊州治中從事。蔣琬與潘濬是表親,若是蔣琬能說服潘濬重新歸漢,以潘濬在荊州的影響,可讓他接替蔣琬做荊州刺史,那將來這荊州就由鄧士載與潘濬共同治理。”
劉禪一邊聽著,一邊不住點頭,“還是相父考慮的周全,就按相父說的辦,準沒錯!”
“那這隴右四郡,相父為何不讓馬幼常直接統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