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這邊論功行賞後,便開始各司其職,讓蜀漢在發展的道路上高速前行。
而另一邊吳、魏兩國的戰爭日漸膠著,雙方都憋著一口氣準備等待著最終之戰的到來。
吳國,建業
孫權親自披甲執銳,年逾知命的他,又一次感受到了父兄剛剛離世時的那段時間曾有過的那種迷茫。
雖然,半月前陸遜及時趕到了濡須口,抵抗住了魏國的一次總攻。
然而,因為司馬懿攻破了洞浦口,在其與滿寵兩路大軍的夾擊之下,即使吳國將士們拚儘全力,在一場場慘烈的戰鬥不斷上演後,濡須口終究還是被攻破了。
魏軍趁機一鼓作氣直逼建業。
陸遜、朱據、全琮與諸葛恪等吳國將領,憑借著水軍的優勢在江上且戰且退,使得魏軍的進攻無法快速推進。
隨著戰爭的持續,雙方的傷亡都在不斷增加,魏軍的糧草也逐漸消耗殆儘。
不過,孫權心中清楚,這幾日魏軍進攻速度放緩,隻是在等待後勤補給,一旦補給就位,吳國還能再承受住幾次,魏國的猛烈進攻?
陸遜上前抱拳道:“陛下,局勢已迫在眉睫,我等斷不可坐以待斃。臣願親率麾下,伏擊魏國運糧軍!”
孫權眉頭緊鎖,搖了搖頭道:“伯言,你作為大都督,需在此掌控全局。”
陸遜麵上不顯,但心中有些疑惑。孫權已經親自披掛上陣,那建業主持大局之人便是孫權。所以,他才會請命帶兵截殺魏軍補給部隊。如今有此說法,想必是心中對行此事之人已有人選。
隻見孫權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一側的諸葛恪。
諸葛恪察覺到了孫權的目光,心中已然明了。
他不顧他父親給他傳遞過來微微搖頭的勸阻,向前一步,抱拳朗聲道:“陛下,末將請命前去伏擊魏國運糧軍。”
孫權假意勸阻道:“元遜,此次任務至關重要,關乎我吳國存亡,而且定然凶險萬分,你若出事,叫你父親該如何是好?”
說罷還下意識的看了看諸葛瑾。
諸葛瑾豈是愚笨之人,立刻明白了孫權的用意。
自己從蜀國回來之後,孫權就一直有意讓自己去聯係孔明,希望能用私情從蜀國請來援軍。
諸葛瑾雖效忠吳國,但是與自己的弟弟在公事上向來都分的很清。就像是蜀漢陷入困境之時,諸葛亮亦不會讓自己因私交去幫助他一樣。諸葛瑾也斷不會讓自己的弟弟因自己之故因私廢公。
但他為吳國重臣,他的兒子亦是吳臣,為吳國效命乃是分內之事。
不過,依他對自己兒子性情的了解,早年就因他性格浮躁而屢屢斥責,時至今日,其傲慢、固執的弊病仍難以更改。這讓他心中的很是擔憂。
但他知道,即使自己不同意,諸葛恪也並不會聽從的。
諸葛瑾上前躬身道:“恪兒乃是吳國將領,為吳國效力乃是分內之責,老臣雖然擔心,但是卻是支持的。”
孫權意味深長的看了諸葛瑾一眼,轉身拍了拍諸葛恪的肩膀,叮囑道:“遠遜,此去凶險異常,若能成功,必是大功一件。朕,會親自為你送行。”
諸葛恪心知自己父親的顧慮,也清楚孫權的心思,但其眼中滿是自信與果決,抱拳道:“陛下放心,恪必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