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氣丹那晦澀難明的術語依舊讓人頭痛,可是有了術語對照表後,勉強也能知道什麼意思。
伏在書案上。
左手一本丹方,右手一本術語對照表。
王乘咬牙切齒的一個個比對,然後努力做筆記。
如一:分五次,間隔一息。
接天水:溫度五十度下料。
下丘:溫度七十度左右。
落高頭:浮起來。
五氣:在鍋中產生五股氣泡。
含寶珠:從丹材中煉出藥力精華。
“沉汞如一接天水,丹桂下丘落高頭,龍通五氣,明月一沸含寶珠…..”
這一段大概的意思是指:“沉汞石分五次下鍋,每次間隔一息,溫度在五十度。丹桂花在七十度的時候下,要保持一段時間溫度不變直到浮起來,龍通根等鍋裡產生五股氣泡再放入,明月子在一沸的時候會立即煉出藥力精華…..”
整本丹方想儘辦法拐彎抹角,明明簡單的一個入料火候和時間被東摘一塊西切一刀拚拚湊湊成不知所謂的話。
在王乘看來是脫褲子放屁。
對拿到丹方的人來講是一個噩夢。
可能這就是寫這種丹方之人的用意吧。
王乘猜想,也隻有一些重視傳承的門派會這樣做。
值此關頭,不用說肯定是戰爭從火鼎派流出來的。
忙活了兩天,王乘終於把丹方的大概意思搞明白了。
接下來就是煉丹了。
為了給新買的銅鍋開開光。
王乘特意將它洗涮的乾乾淨淨,然後先給自己煮了一碗大白米飯。
煮米飯的過程中,需要細心留意溫度的變化。
主要是為了看看這銅鍋和以前的銅鍋導熱上是不是一樣。
如果溫度上差異太大的話,那就需要調整各種材料的下鍋時間。
好在王乘購買的這種銅鍋基本都是大差不差,雖有差異但也還好。
省去一點事情。
“嘩啦啦。”
一碗靈米飯下肚,再將銅鍋洗淨。
倒入淨化的水。
燒火。
灶膛裡的柴火燒的劈裡啪啦響。
王乘摸了摸銅鍋,仔細的確認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