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廳不大,中間是張圓桌,上麵放著呈梅花狀的六個盤子一個碗,中間哪個裡麵是條魚,其他有盤乾菜炒肉,另外炒蛋和兩個尋常的蔬菜,碗裡是魚頭豆腐湯,不過莊繼華注意到桌上沒有酒。
蔣介石還是客氣的說:“請坐。”莊繼華那裡就敢這樣坐下忙謙讓道:“校長您坐,師母坐。”陳潔如笑道:“文革,彆客氣,我常聽你們校長說起你,說你膽大,前些天還聽他說你打仗厲害,連顧問都很稱讚。”
“那是校長過獎了。”莊繼華臉色一紅,他自家知道,那天他用的戰術來自老前輩,在另一個世界他的臉皮已經鍛煉的很厚了(沒辦法,工作需要),來這個世界後臉皮的厚度又增加不少,用城牆來比喻估計差不了,沒想到這個年青師母的誇獎居然讓他臉紅了。
“嘗嘗這個,介石最喜歡吃的黃埔蛋,你們學校的飯食差,今天多吃點。”陳潔如見莊繼華狼吞虎咽甩開膀子開乾,便高興的替他加了塊炒蛋。雖然蔣介石對陳潔如很是愛護,可是這黃埔島上女人很少,黃埔軍校中軍官家眷要麼像何應欽、王柏齡和先前的鄧演達那樣把家眷仍在原籍,要麼像廖仲愷一樣把家安在廣州城裡,也隻有蔣介石把家安在黃埔島上,陳潔如幾乎沒有社交活動,蔣介石也隻是空閒時才陪陪她,而蔣的空閒時間卻又實在太少,家裡很少有客人,請客吃飯就更少了。今天莊繼華又缺少緊張拘謹的覺悟,用趙本山的話說是放開了造,這種放任自如讓陳潔如很感興趣,也讓後來的宋美齡感到他與眾不同。
“這你就不知道了,他們的條件已經夠好了,每月有8塊的夥食費,比士兵強多了,比我當年當兵時更不知好到哪裡去了,當年我在日本每頓飯隻有一小盒冷飯,菜隻有兩三塊鹹菜,沒有一天是吃飽了的。”蔣介石說道。
“真的呀,那日本士兵不是都吃不飽嗎,怎麼打仗呢。”陳潔如有些驚訝,看來她也使第一次知道蔣介石在日本留學時的事。
“打仗是靠勇氣和毅力,也就是中國士兵才講究軍餉、飯食。日本人視為國打仗為光榮,不講究這些。所以我要講革命首先就是要吃苦,少講條件,要講精神,精神從哪裡來,就從主義中來,所以要給士兵講主義,他們明白了就能勇敢善戰。”蔣介石說道。
“校長說得對,學生若有機會帶兵一定按照校長的教導辦。”莊繼華當然明白蔣介石說得對,紅軍八路哪個不苦,可是軍隊卻沒有垮,而且照樣發展。隻是他不明白為什麼蔣介石也清楚,這與前世反應的差距可有點大。
“帶兵肯定是有機會的,這個你不要灰心。先吃飽了,我們慢慢再說。”蔣介石吃飯雖然很快卻講究食不語,飯桌上很少說話。
說話間蔣介石已經吃完放下碗,於是莊繼華又是一整猛造,陳潔如食量不大吃完一小碗後就放下不吃了,夫妻倆就在那裡看莊繼華表演饕餮。
在兩雙眼睛注視下,莊繼華臉皮就是再厚也不好意思了,於是匆忙刨完碗中的飯粒,放下碗,表示吃完了。
“吃飽了?要不要吃一碗?”陳潔如關心的問。
“謝謝師母,我已經吃飽了。”莊繼華心說你們倆看我吃,吃得下的那是怪物。
“昔日康熙評價大儒方苞說他心寬體壯,屬於那種放開肚皮吃飯,立定腳跟做人的人;文革,我看你就有這麼點意思。”回到客廳後,蔣介石似乎還在回味莊繼華的饕餮。
“方苞?”莊繼華不知道蔣介石說的是誰。
“方苞是桐城才子,康熙年間有名的大儒,以布衣身份行走上書房。”蔣介石見莊繼華的樣子知道他不明白方苞是誰,便簡單的給他介紹了一下。
“你在美國長大,對中國曆史不了解,所以不知道,不過這個方苞是很有名的,晚清時湘軍領袖曾國藩就是在他的學術上創立的湘鄉派。”蔣介石這樣一說,莊繼華就更不明白了,曾國藩他知道,湘軍領袖,鎮壓國太平天國,還有李鴻章他知道,簽訂國馬關條約,湘鄉派是什麼玩藝,他就不知道了。
蔣介石看看他說:“看來你還要多學習些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中雖然有些糟粕,可是還是有好的、優秀的,特彆是兵法,比如:孫子兵法,曾胡治兵語錄,這兩本你一定要看。”
莊繼華點頭答應:“孫子兵法,學生已經看過,曾胡治兵語錄還沒有看,校長既然說了,學生回去一定找來認真研讀。”
蔣介石點點頭說:“那就好,世人皆以為曾國藩胡林翼隻是文人,卻不知其在治兵上愈有獨到之處,蔡鬆坡將軍整理編撰二人治兵之語,方有此書,後來鬆坡將軍在雲南練兵,護國討袁皆依據此書。你等會,我送你一套。”
莊繼華這才明白鬆坡將軍就是蔡鄂,曾胡治兵語錄是他編撰的,他還以為是蔣介石編寫的,蔣介石從書房中出來,手中拿著一套書籍,遞給莊繼華,然後說:“我近來考察這治兵之言,又增補《治心》一章,專講如何培養士兵的戰鬥精神,你拿回去看看吧。”
莊繼華接過來大聲說:“是,學生一定不辜負校長的訓誡。”
他以為到此就算結束了,自己可以回去了,沒想到,蔣介石指指他身後的椅子,說道:“坐下吧,老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以後看你們在戰場上怎麼使用軍校中學到的知識了。”
然後蔣介石又把話題轉到莊繼華目前的處境上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