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兄,剛才同誌們也提了,修路就真的不能緩緩?”汪精衛提起水瓶為廖仲愷倒了一杯水。隨後又向莊繼華走來,莊繼華趕緊站起來,要從汪精衛手中接過水瓶,汪精衛輕輕擺手,示意他彆動。
“這個不能省,伍朝樞、鄒魯隻看到修路費錢,卻沒看到它更是為罷工工人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有個掙錢養家地工作。省下這個對罷工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廖仲愷堅決不同意。
“唉。吵了幾個小時。什麼結果也沒有。省教育費,皺海濱(即鄒魯)要跟我拚命,省軍費吧,各軍都在叫苦,借錢吧,宋子文卻說銀根緊張,無錢可借。你這裡又省不下來。你讓我怎麼辦。”汪精衛哀歎道。
“還是隻有統一稅收。隻有稅收統一了,政府收入才能增加,才有錢。兆銘,你應該下決心了,沒有其他辦法。”廖仲愷堅持他的觀點。
莊繼華聽了半天,除了知道國民政府財政困難沒錢外,其他一點摸不著頭腦。於是他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聽兩個大佬在那裡爭論。
“仲愷兄,你是知道的。我是支持統一稅收的。可這事急不得,你得容汝為(即許崇智)想想。”汪精衛勸到,可他英俊的臉上也流露出無可奈何。
“唉。你呀,就是優柔寡斷。”廖仲愷急了,他雙眉緊皺,語氣急促:“現在是政府沒錢,就算不修路,也維持不了幾個月。英國人就是看準了這個,所以才停關,他們這是在逼我們向他們投降。”
汪精衛靠在椅子上,哀歎道:“統一稅收又能怎麼樣,你是財政部長,應該知道,罷工之後,商稅也減少很多,你看看外麵,還有多少船來廣州,他們停不停關其實都一樣。”
“那怎麼會一樣,關餘還有上千萬,足夠我們維持一年了。”看著汪精衛的樣子,廖仲愷有些無可奈何,走到莊繼華對麵地沙發上坐下,有些喪氣地靠在靠背上,用手按住兩側地太陽穴,隨意的說:“文革,你說不是。”
汪精衛似乎這才想起莊繼華也在這裡,他挺起身問道:“文革,你有什麼事嗎?”
莊繼華站起來說:“報告汪主席,卑職是來彙報川軍整編工作的。”
“哦,”汪精衛這才想起,整編川軍是由軍事委員會負責,莊繼華隻是負責執行。想起川軍整編,他不由又哀歎一聲:“還有川軍,這個整編費也不能省。”
“是呀。兩萬人,一個月就要幾十萬,我上那去找這筆錢。”廖仲愷的手依然在太陽穴上柔動。
“汪主席,黨代表,究竟是發生什麼事?讓你們這樣為難?”莊繼華試探的問道。
“沒什麼,就是沒錢了。”廖仲愷咕噥道。
“你給他說說吧,年青人腦子活,也許有辦法。我的牙好像又疼起來了。”汪精衛說著吸了口氣,他感到牙疼是不是又要發作了。
廖仲愷歎口氣把海關宣布停關的事情告訴了莊繼華,莊繼華不解地問海關不在我們手上,他宣布停關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廖仲愷搖頭說:“關係大了,海關關稅扣除每年規定要償還辛醜條約規定的賠款外,剩下的稱為關餘,這些關餘由廣州海關移交國民政府,現在他宣布停關,這些關餘就不會在移交國民政府了。而關餘占國民政府財政收入的五成左右。”
莊繼華這才明白,少了近五成財政收入,恐怕哪國的財政部長都要頭疼。他想想後問:“我們可不可以現在就收回海關?”
“難度很大,省港罷工隻針對英國,收回海關就是針對整個列強,總理當初就想強行收回海關,結果各國列強紛紛乾涉,到最後總理也隻好放棄了。”廖仲愷說的是23年24年孫中山因關餘事件強行收回海關結果列強派來幾十艘軍艦,孫中山最後被不得不放棄。
莊繼華沉思片刻後笑了,他的笑聲越來越大,廖仲愷和汪精衛有些莫名其妙的看著他,不知道他為何突然發笑。
“真不知道是哪個天才兒童給英國人出地這個主意,國民政府應該給他發一個一頓重地獎章。”
汪精衛和廖仲愷不由愕然。
作者注:真實曆史中,廣東海關停關是在26年2,不過由於蝴蝶翅膀的原因,提前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