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align=”left”
trtd
scriptlanguage="javascript"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莊繼華收到何應欽的電報後就與黃紹商議,他現在對敵後的情況也不了解,在心底下他很埋怨何應欽的小氣,當初如果給這些部隊配上電台,那麼就不用隻靠根據前線日軍的動態來判斷了,這樣的風險要小得多。
“黃參謀長,你怎麼看?”等黃紹看完電報之後莊繼華問。
黃紹沉凝片刻後說:“是不是讓傅宜生試探一下。”
“如果鄧文他們在敵後得手了,這種試探有可能暴露我們的企圖。”莊繼華皺眉道,他對晉軍的攻擊力不是很放心,當初他沒同意馮占海出擊敵後的原因就在這裡。
黃紹就更擔心了,作為老派的中國將領,他對中**隊麵對外**隊時的任何攻擊都不放
“佟麟閣的態度還是沒有變化?”黃紹換了個話題,他從沽源回來後,莊繼華把他留在了張家口,要他一起說服馮玉祥出任察東反攻的總指揮。
馮玉祥到張家口後,蔣介石曾經派人請他南下出任南京軍事裝備部部長或者監察院院長,但馮玉祥都不為所動,反倒是努力擴充軍隊,三千汾陽軍校學生擴充到一萬兩千人,吉鴻昌在張北收編了七千人馬,方振武、高樹勳等人也拉來幾千人,但馮玉祥的主力卻是二十九軍的留守部隊,佟麟閣統帥的接近兩萬人(也趁機擴編)。
要解開目前張家口的局勢,割裂馮玉祥與共c黨的聯盟,莊繼華把眼光盯在佟麟閣身上,如果佟麟閣能帶著部隊上前線,那馮玉祥能控製的部隊就隻有不足三萬人了,這還要算上那些在佟麟閣走後有可能動搖的部隊。
莊繼華鬱悶的搖搖頭,佟麟閣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堅持不肯參加察東反攻。莊繼華猜測他可能是想為宋哲元守住察哈爾這條退路。(
“這個馮玉祥怎麼油鹽不進。”莊繼華歎口氣,他先後與馮玉祥談過五次。不僅分析了目前國內外的局勢,還詳細分析了目前國內的局勢,以及長城抗戰對將來中日局勢發展的影響,但馮玉祥就是不肯答應出任察東反攻地總指揮。
“唉,都是中原大戰留下的心魔,”莊繼華對這種心理不好理解,但黃紹卻很容易理解,他苦笑著搖頭歎息道:“想當初,他馮煥章苦心二十年。終得擁兵四十萬,雄踞華北西北,一朝灰飛煙滅。這個坎他怎麼邁得過去,那股雄心又怎麼放得下。”
莊繼華看著黃紹很認真的問:“你當初是怎麼放下的?”
當年的桂係聲勢不比馮玉祥差,李宗仁在中央,白崇禧在北平,他黃紹在廣西,兩湖有胡宗鐸、陶鈞,甚至上海都一度落入桂係手中,可蔣桂之戰後,桂係勢力大衰,省外的地盤丟失一空。廣西差點落入俞作柏手中,好不容易李白黃才利用護黨救國戰爭奪回廣西地盤,回到廣西的桂係三巨頭依舊堅持反蔣,中原大戰之後黃紹心灰意冷脫離桂係,再也沒有當初謀劃天下的雄心了。
“天下紛紛,民生凋敝,國勢微弱。爭來鬥去,受苦的還是老百姓,委員長雖有缺失,不甚圓滿,但可以慢慢來,不一定非要用刀兵,德鄰和健生就是瞧不破這點。”黃紹歎息道。
莊繼華沒想到黃紹地想法居然是這樣,他感慨之極的說:“要是各地的地方實力派都如將軍所想,日本人焉能窺視我中華。”
“佛曰大自在,何為大自在?放下。”黃紹微微一笑道:“放下。即大自在。可惜能悟到這一層地世間能有幾人。^^
莊繼華苦笑一下,他聽出了黃紹話中的規勸之意,可他就是放不下,如果放得下,那他就不會回來了。
“儘人事聽天命吧。”莊繼華抬頭看見黃紹若有所思的看著他,心中一緊,連忙掩飾的歎口氣道。
“算了吧,對馮玉祥我是沒什麼辦法了。還是把重心放在佟麟閣身上吧。”黃紹說。
“讓馮玉祥出任總指揮。不是為了彆的,是為了完成委員長拆散他與**聯盟的任務。”莊繼華還是不肯死心。雖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拆散這個聯盟,但隻有這種方法最不動聲色,各方都不會受到大的傷害。
莊繼華輕輕彈了下那張電報紙:“如果現在下令傅宜生進攻,這個總指揮當與不當意義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