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們放人,”李浩一終於鬆口,不過他又有些不甘心地補充道:“不過在田,這幾個人你們要好好管教。否則遲早會成為後患。”
李之龍這下才鬆口氣,他隨意的敷衍了兩句。不一會,四個人從審訊室內被帶過來。【要找最新章節?就上】李之龍看看他們,見他們還沒被刑訊,隻是神情疲憊,心中大安,便上前訓斥道:“早就給你們說過,你們還年輕,知人知麵不知心。上了彆人的當吧。以後可要吸取教訓!”
除了楚明外,其他三人都低著頭,楚明不服氣的揚聲道:“愛國無罪!抗日無罪!”
楚明的話讓三人又抬起頭來,李容鑒推推鼻梁上的眼鏡說:“對,我們宣傳抗日有什麼錯了,莊隊長不是也說過,我們到這裡來就是抗日的!”
李之龍直搖頭,心中歎息,臉上卻流露出一副怒容:“哼。抗日是沒有錯,愛國也沒有錯,可隻知道衝動是沒有用地。我建議你們好好讀讀胡適先生的文章,認真反省一下。”
說完不等他們開口,就嚴厲的說:“因為你們,基地鬨翻了天,跟我回去吧!”
李之龍他們離開後不久,李浩一就收到南京發來地電報,徐恩增在電報裡告訴他,莊繼華把事情捅到蔣介石那裡去了。委員長命令。沒有證據,就立刻放人。平息事態。
李浩一背上流了一背的冷汗,他現在有點不知所措了,如果連共c黨的借口都無法把莊繼華拖下水,以後還能怎麼辦?
李之龍很快給莊繼華發報告訴他事態已經平息,這讓莊繼華很是高興,他離開南昌後,沒有直接回重慶,而是繞道上海,與張靜江和上海工業界人士見麵,從上海的和興等鋼鐵廠采購鐵軌,動員上海五金製銅廠、中華製銅廠到重慶開設新廠,由工商銀行提供全額貸款,把金華亭和喻瑞麒高興壞了。\高興不光是他們,還有蔡叔厚、陶勝伯、李慶祥等人,他們的電子廠也獲得全額貸款,不過同樣要求在重慶建廠,此外林滌庵的大豐工業原料股份有限公司,邵晉卿的振華實業公司,馮蓮生地義生橡膠廠,甚至連隻有不到一年廠齡地方液仙肇新化學廠股份有限公司也獲得貸款,莊繼華在1933年7月成了上海名副其實的散財童子。
張靜江對他的散財行為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隻要扶持幾家重點工廠就行了,這麼大麵積的貸款,資金效率很低,莊繼華無可奈何的告訴他,在他看來現在中國的工廠都不符合他的要求,這廠大的有兩三百人,小的四五十人,上千人地根本沒有,就算最大的化工廠吳蘊初的天原化工廠也不過七八百人,生產工藝也及其原始,可沒辦法,中國地現狀就是這樣。彆看這麼多人,連五千萬都沒散出去,其中還包括吳蘊初一人貸款的兩千多萬,隻有先把他們養起來,看看誰能發展壯大,以後再重點扶持。
張靜江默然了,上海的大廠也不是沒有,主要是紡織廠,可這些廠不在莊繼華計劃的扶持之內,這次的扶持對象主要是無線電、有色金屬、化工等與軍事有關的工業,至於紡織廠,用莊繼華的話來說,光屁股也能打仗,可沒有槍,沒有子彈卻不能打仗。可為了協調工商界的關係,莊繼華最後還是向紡織業投下一筆貸款,給了榮家一筆貸款。
七月底,莊繼華到了武漢,參加漢口鋼鐵廠恢複煉鋼開工儀式。漢口鋼鐵廠收回後,資金在最短時間內到位,李維組織技術人員首先修複一個高爐,以及配套地焦化廠、軋鋼車間,他們在三個月內埋頭苦乾終於比預定時間提前兩個月恢複煉鋼。
總經理李維李維主持了開工儀式,軍樂隊吹吹打打地熱鬨非凡,李維一聲令下,熊熊大火在高爐內燃起,工人們熱鬨非凡的添煤,李維陪著莊繼華在廠內巡視,向他報告後麵幾座高爐地恢複進程。莊繼華也非常興奮,沿途不時與工人和技術人員交流,旁邊是大批武漢三鎮的記者,鎂光燈閃爍,謀殺不少膠片。
在武漢,莊繼華還等到了杜聿明率領的多達三千人的隊伍,這些人除了在從塞外返回的義勇軍外,還有從張家口等待的留守人員中招收了一批人又在北平新招了一些教師和學員。
莊繼華在這些人中除了小白龍樊春申,還意外的發現和他拚酒的魯瑞山,魯瑞山不好意思的告訴他,他與伍子牛拚酒拚輸了,所以他隻好過來給莊繼華當衛士。莊繼華哈哈大笑,可私下裡伍子牛卻告訴啊,是宮長海讓他過來的,宮長海自己卻決定留在北平協助馮占海。莊繼華心中暗說,誰他們的再說宮長海是傻子老子挖他的眼睛,這個宮長海比誰都精明,他根本就是不看好馮占海部的將來,所以才讓他最貼心的兄弟來投奔他。
小白龍樊春申率領七百餘人出擊敵後,回來的不到一半,加上留下的五百多人,總共隻有不到九百人,而且他又是完全的綠林武裝,在北平軍分會眼中屬於絕對的遣散對象,可伍子牛卻比較欣賞他,堅決把他拉進開發隊,隻是他的部下中有些人不願去遙遠的四川,樊春申也乾脆,把得到的軍費一分,大家散夥,願意去四川的就參加開發隊,不願去的自謀生路,最後他帶了五百多人參加開發隊,其中包括他的二當家。
除了他們外,還有老北風、掃地虎……..。
七月底北方又發生一件大事,馮玉祥離開張家口回泰山讀書去了。由於莊繼華把大部分義勇軍拉走,特彆是馮玉祥最後同意佟麟閣參加察東反攻,反攻結束之後,佟麟閣沒有回張家口而是重歸二十九軍,張家口的兵力就主要就是吉鴻昌、方振武,還有就是名義上是馮玉祥指揮實際上早被共c黨拉走的泌陽軍校武裝。
佟麟閣的出走讓脆弱的信任破裂了,**順直省委認為是馮玉祥妥協投降的結果,指示前線工委要大力開展反妥協鬥爭。前線工委發起的鬥爭矛頭直指馮玉祥,大街上的標語,群眾集會上都是打倒馮玉祥,反對妥協投降的口號。在這種情況下,馮玉祥認為自己無法再領導抗日同盟軍,遂在七月底決定回泰山讀書。
馮玉祥這一走,鬨得正歡的前線工委立刻發現情況並不是他們現象的那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