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align=”left”
trtd
scriptlanguage="javascript"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委員長早有明訓剿匪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川北剿匪的失敗表麵上看是戰術的失敗,但委員長認為根源還是政治的失敗,張徐共匪(自從證實蔣先雲死後,這個名稱就改為張徐了)自鄂豫皖敗逃,形成流寇,為何能在短短時間內在川北站住腳,並迅速取得發展壯大,這就是政治的失敗,政治失敗主要表現是民眾的不支持或者反對,川內民政失敗,地方政府和百姓普遍對立;剿匪失敗的另一個原因是戰術失敗,在江西,委員長的新戰術已經獲得極大成功,江西共匪老巢瑞金已經指日可下,收複匪區已達7%,究其原因就是實行了委員長穩紮狠打,步步為營,修碉築路,逐步推進的戰術….”賀國光宣讀了蔣介石批發的川軍失敗原因總結,最後提出:
“此次整軍首要總結戰術,振作精神,為此,委員長決定川軍將領分期分批進行整頓,師旅級軍官參加廬山軍官訓練團,在重慶組建軍官訓練團整訓團級以下軍官,任命陸軍中將莊繼華軍官訓練團團長,任命陸軍少將孫元良為副團長,任命陸軍中將嚴重為訓導長,任命陸軍中將莊繼華兼任總教官,戰術教官杜聿明、司徒非、……。”
“命令在重慶歌樂山建立政治訓練團,負責對四川各縣縣長進行分期培訓,任命重慶行營主任楊永泰為訓練團團長、任命馮詭為訓導主任、教官李之龍、滕傑……。”
賀國光念完命令之後,放眼看看周圍正襟危坐的川中群豪,然後說:“委員長的命令宣讀完了,諸位說說吧。”
“卑職完全服從委員長的命令。”劉湘首先表態:“我立刻把第一批受訓人員名單交給莊將軍和楊先生。”
“我在三天之內向莊將軍報上第一批受訓人員名單。”鄧錫侯隨後答道。
這在昨天就溝通好了。蔣介石在得到劉湘要求辭去川軍總司令地的辭呈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調整,賀國光和莊繼華分頭說服劉湘鄧錫侯等人,在一夜之間把整件事情辦妥。
莊繼華對蔣介石的快速靈活感到佩服,特彆是政治訓練班這一手由衷佩服,這肯定是楊永泰這個陰謀高手搞出來的。=小說首發==難怪他對劉湘拒絕讓出省主席毫不在意,原來他早就估計到劉湘不可能讓出省主席,早就準備好了對策。
“高明呀,離開下麵這些縣長,主席指示一個孤家寡人,劉湘還是中套了。”莊繼華在心裡想著。
賀國光卻興高采烈的說:“諸位,江西剿匪取得重大進展。**收複二十多個縣。共匪隻剩下興國、瑞金等八個縣,東路軍正在強攻驛前,南路軍攻克筠門嶺,五十萬大軍地包圍圈越來越緊密,為患數年的江西共匪當一句蕩平。以後就剩下川北共匪了。待中央軍剿滅江西共匪後,定然大舉入川。剿滅川北共匪。”
賀國光的話警告劉湘,中央軍主力即將騰出手來,他再不賣力,將來的事情就很難說了。劉湘默默無語,莊繼華的心思卻被點燃了,知道些曆史的他明白,江西紅軍是不可能被這樣剿滅的,長征看來要開始了,可他們是從那個地方入川地呢?他地記憶中隻有雪山草地,可雪山是那座?草地是那塊?他不知道。在他的腦海中的記憶隻有一個地方可以準確確定----瀘定橋。
此後的會議莊繼華都沒有心思了。瀘定橋,這三個字牢牢占據他的腦海中。他在反複思索中,他們會在什麼時候打到瀘定,是什麼時候飛奪瀘定橋地,他們就怎麼走到四川來的?莊繼華不清楚,直到臨離開成都他才想通,不管他,中山艦、四一二、塘沽協定他都未能改變曆史,瀘定橋他就能改變曆史?莊繼華不敢相信。
總地來說成都之行還算不錯,楊永泰還要留在成都與賀國光曾擴情商議政治訓練班的事情,莊繼華卻急於回重慶,借口要籌備軍官訓練團,自己提前走了。
曾擴情送他到十裡鋪,臨分手時問:“聽說校長把李安定交給你了,你打算怎麼安置他?”
“我走的時候他還沒到,”莊繼華懶洋洋的說:“回去嘛,他就應該到了,校長有話,讓他去開礦,所以讓他去攀枝花磨磨性子,避避風頭也不錯,過段時間我再跟校長求情,把他調回來。[]他這人才乾是有,野心也不小。”莊繼華說到這裡停下來,眼光看著遠方思緒翻飛,當年交好的同學都是些人中之龍,沒一個白給的,攀枝花那麼複雜的地方,他去彆給我惹事,良久才說:“就這樣吧,你也回去吧,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