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當初……,”莊繼華猶豫的問:“為何不下令抵抗呢?日本人在東北隻有一萬多人,就算從北平調兵回去也來得及,是不是委員長….?”
張學良沉默一會搖頭說:“不是,是我們判斷失誤,當時情況很複雜,我們不清楚日本人到底是真要挑起戰爭還是挑起紛爭,所以我下了一道不準抵抗的命令,與委員長無關。”
莊繼華看著他,想從的臉上看出他這番話的真假,是不是仗義替蔣介石擔責任,可是他失望了,張學良的臉上除了沉痛,其他什麼也沒有。或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莊繼華在心裡想。
兩人沉默的慢慢走著,不一會走到營區後麵地小訓練場上,這裡是老兵的戰術訓練場,訓練場上堆砌了各種地形,一群老兵正在軍官帶領下進行戰術訓練。
士兵們分為幾個小組,分頭從幾個方向向敵人的真諦逼過去。後麵的迫擊炮在炮兵觀察員指揮下調整射擊角度,重機槍手不停調整射擊角度,為攻擊的步兵提供掩護。
雖然沒有槍聲,可訓練場上的士兵殺氣騰騰,翻越跳躍,突擊隊一律手持衝鋒槍。掩護組由狙擊手和輕機槍組成,負責壓製突破口附近的火力,支援分隊則跟在突擊組後麵發起衝擊。
莊繼華看著訓練場上地士兵,感到還是欠缺些實戰氣氛,士兵在這種訓練中感受不到戰場的氣氛,難以訓練出戰場生存能力。
莊繼華若有所思地樣子,張學良卻很感興趣:“這是什麼科目?”
“連排攻擊戰術訓練,”莊繼華說:“這是按照新地訓練大綱製定的,連排進攻分為突擊組。支援組,掩護組;突擊組負責打開突破口,掩護組負責為突擊提供掩護。支援組負責鞏固突破口並向敵人縱深發展。”
“連排都裝備了迫擊炮?”張學良詫異地問。
“連裝備了三門六零式迫擊炮,重機槍有兩挺。”莊繼華說:“日軍地支援武器是擲彈筒,這種武器威力太小,我們決定放棄,現在的迫擊炮需要四個人,我們正在研製一種隻需要兩個人的無後座力炮,這種炮若成功了就能輕而易舉的摧毀小鬼子的坦克。”
莊繼華的話毫無疑問說明這支部隊是以日軍作為作戰對象的,張學良立刻被吸引了。
“文革,委員長說。重慶就是準備抗戰的基地,你能給我說說嗎?”張學良說。
莊繼華扭頭看著他,鄭重的點點頭:“委員長說得沒錯,我們在重慶已經準備三年了,包括上月投產地特種鋼廠在內,我們建了三座煉鋼廠,年產鋼鐵五十萬噸,其中特種鋼八萬噸,而且這三座鋼鐵廠還在擴建。兩年產能將翻一番,達到年產鋼鐵一百萬噸,雖然與日本相比,還是隻有他們的20%;可即便如此,我們的處境也已經大大改善。
這三年我們建設了各種工廠四十三家,能生產中正式步槍、各種輕重機槍,六零、八二、一二零迫擊炮、戰防炮、加農炮和榴彈炮,高射炮、高射機槍,正在是建設地有飛機製造廠、汽車和坦克製造廠。所有的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三年裡我們進行了社會改造,在重慶十六縣建設了後備役。現在隻有我一聲令下,十六縣適齡青壯就能立刻入伍,半個月之內就能組成一支十萬人的大軍。”
張學良有點暈,他感到有點象是天方夜談,當年東北的那點基礎是他們父子兩代花近二十年時間才建成,可這裡短短的三年時間就完成了他們二十年的工作。
莊繼華看出張學良的疑惑,他傲然一笑,走過去衝正在訓練的連長一招手,連長立刻停止訓練,轉身向他跑來,莊繼華吩咐幾句後,他轉身又跑回去。
張學良不知莊繼華在乾什麼,過了會,來了張帶著炮兵和重機槍過來了,莊繼華對張學良說:“少帥,請看,madiin,中國製造,如果少帥還有疑慮,改天我請您去工廠看看。”
張學良看著炮筒上地銘文,銘文沾上了些泥巴,已經有些陳舊,他輕輕撫摸了一下,點點頭站起來:“真是難以想象,文革,不是我不信,東北的工業體係是全中國最好最完備的,可那是我們父子近二十年等努力,你居然隻用了三年時間,真是奇跡呀。”
莊繼華心中有些驕傲,的確,如果用前世的眼光看,這個國防工業體係還很脆弱,產量也還很不足,而且這些武器沒什麼了不起,可這卻是他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出來的,這幾十家工廠將支撐中國八年抗戰。
隨後張學良問了他們的產量,莊繼華不虞有他,一一詳細告知,張學良這下明白蔣介石為何要他向莊繼華要武器了。
“文革,這是委員長給你的手令。”張學良從懷裡拿出蔣介石地命令遞給莊繼華。
莊繼華接過來一看就傻眼了,完了,上當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