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他們有些驚異地互相看看。不知道他這個捆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傅常和張斯可交換一個眼神。傅常冷冷一笑:“你是天子門生。我們這些山野中人那敢高攀。”
“真吾兄你可不是山野中人。應該算是宦海中人。”莊繼華嘲諷地說:“至於為何這樣說。過幾年就清楚了。”
“過幾年?又是過幾年?上次說三年以後告訴我們。結果呢?”傅常似乎沒在意莊繼華地諷刺。反更進一步逼過去。
“可以。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其實這段時間報上透露地消息已經足夠了。”莊繼華平靜地說:“西南開發地全部目地是針對日本。為全麵抗日做準備。護衛隊擴軍也一樣。不是針對誰。是為抗戰準備一支新軍。他地規模不是五萬。而是十萬。根據我地預測。中日全麵戰爭將在三年到五年內爆發。所以我必須現在就開始編練新軍。甫公是帶兵之人。當然清楚一個士兵要轉化為軍人至少需要三個月時間。而一支部隊要形成戰鬥力至少需要一年。當然隻在國內作戰地話。半年時間就夠了;可日軍不一樣。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隻有經過嚴格訓練地部隊才能減少傷亡。才能獲得勝利。甫公我不針對誰。我從未想過參加內戰。我們到這裡來地唯一目地就是為抗日戰爭作準備。”
劉湘三人愣怔怔地看著最後有些激動地莊繼華。這個結果其實在他們預料中。可莊繼華提出地依據居然是三年內爆發戰爭。而且還是全麵戰爭。這讓他們有點難以接受。
對四川而言。華北還挺遙遠地。日軍在華北地舉動暫時還根本影響不到四川。因此他們對川外地情況關心也不夠。更缺少長遠地戰略分析。
“很可惜,你們都不肯把部隊交給我重新整編,所以我隻能從頭開始,不到一千黃埔同學,要編入十萬人地部隊,其中還有一部分要留在後方從事兵站、預備役工作。我隻能一點一點的做起,自己培養軍士軍官。”莊繼華說著就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陣疲憊,要是能有一批成熟的軍官可以省下他很多時間。
劉湘沒有注意莊繼華後麵的話,他仔細梳理莊繼華這幾年的所作所為,感到莊繼華沒說假話,無論是建設的工廠還是預備役、減租減息都是為長久戰爭在做準備。
明白莊繼華的用心後,傅常和張斯可兩人的態度也緩和下來,他們心中也湧起一陣感慨,莊繼華有接著說:“說實話,將來戰爭一起,川軍勢必要出川參加抗戰,可…..,以我的眼光來看,川軍的訓練質量,戰術水平,都不能滿足抗戰地要求,都比較低下,未來戰爭中傷亡必然奇重,”莊繼華地表情有些痛苦:“我知道這個結果,所以我一直在滿足你們的要求,希望改善你們地裝備,可是,…,我無法改變,每個人都有私心,每個人都想保住自己的權力,利益,全然不知大禍已經快臨頭了,無數士兵將屍橫遍野,血會把整個長江、整個中國染紅。我沒辦法,四川有三十萬軍隊,川康有六千萬人口,至少可以提供三百萬軍人,是打敗日本的強大基地。可惜,現在還隻有重慶十六縣建立了預備役,其他地方都似是而非,這樣下去將來可怎麼得了。”
望著莊繼華有些悲苦的神情,三人都有些無言以對,他們知道莊繼華的意思是什麼,在四川其他地方實行的預備役、減租減息都是囫圇吞棗的,根本沒達到重慶那樣的效果,預備役人員的訓練極少,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建立村民兵隊,鎮兵役所也很少。
“文革,三年內戰爭真能打起來?”良久劉湘才小心的問,他還是不敢相信三年內會爆發全麵戰爭。
“我倒希望不能打起來,越晚打對我們越有利,”莊繼華說:“可現在的形勢是,日本在策動冀東自治,策動華北自治,按照日本的做事方式,他們是一定要達到目的的,中國內部不行,他們就會采取武力,而中央政府是根本不能退縮的,平津一丟,山西閻錫山、山東韓複渠的態度就會動搖,黃河以北很可能就不戰而失,誰能承擔這個責任?全國民眾能接受這樣的結果?即便校長也不敢冒這樣的險,否則黃埔係也很可能分裂。”
“我們能打贏嗎?西南開發隻有三年時間,戰備軍工準備都很不充分,而且三年內我們能剿滅共c黨嗎?”張斯可麵色沉重,他的心思很快,已經想到很多,戰爭一起,南京處於極易受攻的地步,南京政府會怎麼辦?是西遷武漢還是重慶、西安?他立刻斷定隻能是重慶,蔣介石把莊繼華派到四川來建設重慶,恐怕也存了這個心思。
“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的答複一直是我們能贏,”莊繼華無奈的又把中日優劣分析一道,然後說:“抗日戰爭不是一場短時間的戰爭,它的作戰方式合作章內容完全不同於國內戰爭,沒有準備或者準備很小的話,我們會付出極高的代價。至於共c黨,我認為不能,未來的抗戰是國共合作的抗戰。”
“我是比較震驚,”這段時間劉湘迅速思考,他感到還是有幾個問題需要講明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