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部地意見是取消保定作戰。集中主力守禦山西。請委員長定奪。”白崇禧見蔣介石以詢問地眼光看向他。便把與何應欽商議好地對策拿出來。原本調往華北地部隊被調到上海後。華北方麵地兵力不足。日軍
我軍相當,華北地勢平坦,根本無險可守,利於日軍t|動力量,在華北決戰於我不利。
蔣介石沉默了會,沒有立刻回答白崇禧的話,反倒問起川軍了:“鄧晉康率領二十三集團軍到那了?”
“二十三集團軍大部分已經翻越秦嶺,到達陝南,目前在地區休整,同時等待重炮兵部隊。”何應欽感到蔣介石似乎有些不滿,便替鄧錫侯解釋道:“川軍出川的路實在太難走,十六天時間翻越秦嶺已經很不簡單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白崇禧嘿嘿一笑:“鄧晉康走的還是秦嶺,楊子惠走水路不也一樣在武漢停下來了嗎。”
蔣介石輕輕哼了聲:“楊森也是要在武漢等他的後續部隊,敬之,你再催催,告訴他上海吃緊,儘快趕到前線。”
楊森到達武漢後就不願再往前走,非要等全軍到達後才走,白崇禧以蔣介石的名義要將先期到達武漢的兩個師調到淞滬戰場,卻被楊森堅決拒絕了,理由很冠冕堂皇,後勤跟不上,炮兵彈藥都沒有。
蔣介石沒讓白崇禧出麵而是讓何應欽出麵是因為何應欽貴州人的身份,川是鄰居,何應欽也一直在拉攏四川實力派,與劉湘楊森等人的關係很好,當然莊繼華與他們的關係更好,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
蔣介石不清楚的是楊森在武漢一待就是十幾天,現在部隊也已經到齊了,再也沒借口拖了,開始兵分兩路向淞滬戰場出發,一路是重炮團和輜重部隊,這一路走陸路;另一路走水路,在蕪湖上岸。自從空軍優勢被日軍以數量抑製後,中國船運軍隊就由鎮江改在蕪湖上岸,改走陸路。
“兵力不足呀,各戰場的兵力都不足,”蔣介石歎口氣:“我們的軍隊裝備太差,比較而言,川軍的裝備還算好的,有些部隊比中央軍的裝備還好,川軍還要外調,電告劉湘,再給他一個集團軍的番號,集團軍司令由他擔任,儘快出川參戰,所需武器彈藥去找李之龍要。”
何應欽楞了下,蔣介石這次夠大方的,居然要敞開供應,白崇禧卻微微點頭,他明白蔣介石的目的,蔣介石這是在為中央政府入川鋪路,先把川軍抽調一空,然後再把劉湘調出川,使剩下的川軍群龍無首,如此中央便能順利掌控四川。
“把這個意思電告莊文革,告訴他,新二十二和三十八師要儘快組建起來,另外新一集團改番號為四十九集團軍,部隊立刻出川。”
“新一集團的部隊已經開始行動了,文革把部隊分成兩路,一個軍走陸路,另外一個軍和重武器走水路,行軍路線已經報到參謀部。不過他還提到另一件事,劉湘病了。
”何應欽說到,原本是來談華北戰事的,沒想到蔣介石居然首先談的是川軍出川,劉湘生病的情況還是從莊繼華那裡得知的,他也不清楚具體詳情。
“病了?”蔣介石一愣,這倒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拿不準是真病還是假病,皺眉想了會:“既然如此,那就請他推薦一個集團軍司令,告訴他讓他好好養病,請賀國光代表我去看看,發五百元慰問金,他也是累的。”
白崇禧心中忍不住偷笑,蔣介石說得冠冕堂皇,焉知不是派賀國光去探真偽,不過這話他不能點破,大家心照不宣吧。
“華北戰事不能照以前設計的那樣打,兵力都被調空了,我的意思是放棄河北決戰,集中主力力保山西。”蔣介石終於把話題說到華北戰局了,白崇禧精神一振,這個決定顯然接受了他的意見,他的身體剛坐直,就聽到蔣介石接著說:“放棄是放棄決戰,不時一槍不放,節節抵抗的方式,吸引日軍。主力轉向山西,特彆是娘子關和雁門關,守住這兩點,就等於守住了山西。任命衛立煌為第二戰區副司令。上海方麵呢?有什麼新進展?”
上海前線的戰況每天都要向蔣介石彙報,因此他知道上海戰事的每一步進展,知道每一個團的的情況。為了接待陶德曼,蔣介石昨天傍晚到湯山,對昨天的戰事不甚了解。
何應欽和白崇禧互相看了眼,趕到有些為難,蔣介石立刻察覺了,他心中一緊,急忙問:“怎麼啦?是日軍渡過蘇州河還是,大場、羅店失守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