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align=”left”
trtd
scriptlanguage="javascript"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第三部血火抗戰第九章奔流第十節風雲(七)
戰爭催促下,各種工作紛繁蕪雜,可每件都事關戰爭勝負,稍有延遲,便可能給前線造成重大損失。何思源一點不敢怠慢,每天忙得腳不粘地,吃飯睡覺都在辦公室內。
抗戰開始時,何思源的妻子兒女並不在山東,而是在天津,意大利租界,日本人曾經以盟友的身份要求意大利將何思源的妻女交給他們,意大利政府照辦了,日本人拿到何思源的妻女後,押著他們到魯北何思源的遊擊區招降何思源。
此舉激怒了何思源,他一方麵通過國民政府向意大利提出抗議,另一方麵下令將山東的意大利籍人士,無論是神父還是商人,全部抓起來,然後派人給天津的意大利領事送信,如果他的妻女受到傷害,這些意大利人將陪葬。
何思源的威脅和國民政府的抗議,以及國際上如潮的壓力,讓意大利政府退縮了,墨索裡尼下令與日本人交涉,日本人被迫將其妻女送回天津,何思源隨後讓她們離開天津,經香港到了重慶。現在依然在重慶,他乾脆就以辦公室為家了。
宣俠父見到何思源時,已經是華燈初上,省政府外的夜市漸漸喧囂起來,天氣已經漸漸開始涼下來,何思源的秘書派人到街上買來飯菜,何思源就在會客室內接待宣俠父。
“宣將軍,勞您久候了,您是不是為郝鵬舉的事情來的?”何思源開門見山問道,一邊示意,請宣俠父一塊坐下。
晚餐並不豐盛,一葷一素一湯,兩碗白米飯,宣俠父也不客氣,坐到何思源的對麵,等了三個多小時,他也已經餓了。在等待的三個小時中,他仔細回想了中央和重慶的來電,兩封電報都估計到談判會很艱難,特彆是重慶的電報,周en來在電報中提醒他,要充分團結山東地區的中間派人士,特彆是省長何思源,他山東有很大影響。
“是的,”宣俠父也不避諱,直接切入主題:“何主席,現在抗戰形勢一遍很好,但完全勝利還有待時日,日軍正在增兵華北,此刻國民黨卻從華北抽調兵力,威逼我抗日根據地,這種置抗戰大業不顧,讓親者痛仇者快的做法,應該立刻製止,何主席,我黨希望,您能發揮您的影響,平息事態,共同抗日。”
何思源剛吃了兩口,放下筷子,將口中的食物咽下後,望著宣俠父說:“宣將軍,我有點不明白,象郝鵬舉這樣的人,貴黨為何要收留他?我在山東快十年了,郝鵬舉是我見過的最無恥軍人之一,朝三暮四,有奶便是娘,毫無氣節。”
宣俠父搖頭說:“郝鵬舉事件的實質是國民黨要吞並地方部隊,看看象龐炳勳孫良誠吳化文,他們被剝奪軍權,部隊被改編,郝鵬舉將軍隻是自保。現在的問題是,國民黨企圖借此機會挑起內戰,山東百姓何其不幸,剛剛脫離日本鐵蹄,又陷入戰亂中。”
何思源微微皺眉,這話有些強詞奪理,他鄭重的望著宣俠父:“孫良誠龐炳勳吳化文諸位將軍反正,讓山東民眾減少戰亂,這是對國家有功,但這個功不能抵消他們投降日軍,充當日本人的侵略幫凶的罪行,國家對他們已經很寬大了,僅僅解除他們的兵權,並沒有審判他們。可郝鵬舉呢?你看看,我認為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入骨三分。”
何思源將手邊的《山東民報》遞給宣俠父,這篇文章是莊繼華寫的,莊繼華不但在中央日報,渝州晚報,還在山東民報,山東日報上,讓他們發表了自己寫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莊繼華明確指出,郝鵬舉叛逃的真正根源在於,他妄想用手中的兵力要挾國家,獲取更大的權力,實現軍閥割據,繼續奴役危害民眾。
這篇文章引起了何思源的共鳴,在戰前,何思源便於軍閥打交道,知道他們的習性,他們視兵權為生命,至於什麼國家,什麼民族,全不在他們的考慮中。
宣俠父心裡犯難,郝鵬舉名聲太差了,莊繼華說他五姓家奴還真不假,這些偽軍將領,在投敵期間,協助日軍進剿國共抗日根據地,不遺餘力,象吳化文便協助日軍製造過無人區,國民黨拿他們開刀,還真找對了目標。
何思源歎口氣:“兩黨爭端由來已久,這樣下去何時是個頭,宣將軍,坦率的說,我對gcd沒什麼敵意,以前在敵後,也和貴黨遊擊隊有過多次合作。但這次是你們錯了,應該儘快將郝鵬舉交給國民政府審判,如此我願與山東士紳共同調解此次爭端。”
宣俠父心說要是將郝鵬舉交出來,還用得著調解,莊繼華已經開出條件,交出郝鵬舉,其他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