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align=”left”
trtd
scriptlanguage="javascript"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第三部血火抗戰第十章狂瀾第三節戰鼓(八)
白崇禧還是不明白,他淡淡一笑掩飾自己內心的望著對岸的荒野:“那是國人謬讚,白某不過一軍人,恰逢世,僥幸獲得幾次展lù抱負的機會。先生所言,白某不明,還請先生指點。”
白崇禧本是心高氣傲之人,現在的態度卻很低,能讓他放這麼低的,放眼當今中國,沒有幾人。就在這番話中,白崇禧心裡開始懷疑,這馮詭是不是莊繼華派來的,話裡便有了試探之意。
馮詭是多老jian的人,他立刻察覺白崇禧的意思,不過,今天的試探不是莊繼華的意思,而是他自己的意思。他不知道,莊繼華已經通過第三黨去做李宗仁的工作去了,他擔心的是莊繼華現在如日中天,蔣介石在抗戰後對他下手,希望拉桂係作盟友。
“健公久掌廣西,豈有不知之理,隻是軍務繁忙,至有疏忽,”馮詭淡淡一笑:“廣西與委員長久有隔閡,德公健公可思過將來何去何從?”
白崇禧心中一顫,禁不住沉默不語,目光複雜的望著河麵。隨著光複地區的增加,對軍隊的整頓,蔣介石將勢力推進到以前達不到的地方,山東韓複榘,河北宋哲元、新疆盛世才、廣東餘漢謀、湖南何健,這些勢力要麼被消滅,要麼被投向中央,山西閻錫山被嚴重削弱,甘青馬鴻逵馬步芳聽命於他,可以這樣說,除了gd,國民黨內再無可以挑戰蔣介石的軍事力量。
良久,白崇禧才長歎道:“先生所言不虛,不過,以我觀之,國家統一本是大勢所趨,委員長領導抗戰,若在戰後能切實實行總理之三民主義,我們當鼎立支持。”
馮詭目光閃爍,突然放聲大笑,聲音驚起兩隻小鳥,正在打魚的老人扭頭看了他們一眼,見他們的穿著,又趕緊回頭,依舊專心打魚,幾個孩子正打鬨著奔過來,看到他們的樣子,不由停下了打鬨,奇怪的望著他們。
笑聲中,馮詭與白崇禧的目光在空中狠狠撞擊了下,悄無聲息的熄滅了。馮詭當然不會相信,桂係是最先和蔣介石合作的,蔣介石敢發動4.12清黨,正是得力於桂係的支持;可桂係也是最先被蔣介石收拾的,北伐之後,麵對四大軍閥力量,蔣介石率先拿桂係開刀,李白被迫流亡香港,廣西基業差點就被奪占。
“在社會改革之後,委員長現在又在重慶厲行政治改革,”白崇禧神è變得嚴肅起來,他斟酌用詞,慢慢說道:“國家將走向憲政時期,一旦實現這個目標,國家將走向和平發展道路。”
白崇禧這話軟弱無力,他一直在猜想馮詭的目的,可幾種猜想都被他否決了,馮詭笑笑,沒有反駁,卻讚同的點點頭:“憲政自然是好的,不過,以我對委員長的了解,事情恐怕沒那麼容易。黨內的反對意見不少,特彆是元老的反對,恐怕委員長會很為難。”
“抗戰打了六年,內戰打了十年,”白崇禧又站起來,向前走了兩步,望著河對岸,看了幾分鐘,桂係在戰後該如何自存,這個問題困著他,也困著李宗仁。可以想象,抗戰的勝利會將蔣介石的聲望推到一個巔峰。
在這種情況下,以蔣介石的格,勢必對黨內外的對手采取強硬措施,桂係的生存將受到嚴重威脅。
但麵對馮詭,白崇禧卻不能談,他在廣州便認識馮詭,雖然不了解,但那時,馮詭已經是蔣介石的幕僚,現在又是莊繼華的幕僚,在他看來莊繼華對雜牌的手段比陳誠圓滑,卻更加強硬。
“抗戰建國,統一軍令政令,”馮詭慢慢的說:“這是委員長對將來國家發展的規劃,鄧演達他們成立了農工民主黨,張瀾羅隆基他們成立了民盟,國內政治氣氛有所緩和,如果就此進入憲政,那是最好不過,不過由於其中的**因素,戰後國家和平,還存在很大變數。”
白崇禧以為馮詭將話題岔開,也樂得不再談這個話題,便順著他的話說:“是這樣,**與政fu作對十多年,國內存在兩個政fu,這是事實。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政fu隻能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