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同誌,遠東地區敵我兵力差距太大,滿洲**和日軍的聯合力量超過我們五倍,在火力上也超過我們,而且我軍要進攻斯塔諾夫山區,地形對我軍也很不利冖”華西列夫斯基的語氣非常遲緩,卻很堅定:“要在遠東發動進攻,必須向遠東增加一個集團軍和至少五十萬噸物資。”
“華西列夫斯基同誌,蔣介石既然能派兵進入meng古,也能派兵進入遠東,我們不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遠東方麵軍的進攻是政治因素,不是軍事因素。”斯大林耐心的解釋道。
“可是,斯大林同誌,作為總參謀長,我有責任提醒您,如果現在就在遠東發動進攻,我們有可能遭到失敗。”華西列夫斯基的語氣依舊很誠懇。
“我不同意這種判斷,遠東作戰不同於對德作戰”斯大林沒有責怪華西列夫斯基,依舊耐著xing子解釋道,現在的斯大林沒有在戰爭爆發之初那樣**了,在戰爭之初迭遭失敗,特彆是基輔會戰的失敗,他否決了朱可夫的建議,直接導致了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圍殲戰,從那以後,斯大林在軍事決定上再沒有那麼**,很注意聽軍事將領的意見。
“日軍在〖中〗國迭遭失敗,不得不集中全部力量去對付〖中〗**隊,造成遠東戰場兵力空虛”斯大林在辦公室緩緩踱步,邊走邊進行他的分析:“同時這些失欺,沉重打擊了日軍士氣,也沉重打擊了滿洲**的士氣,滿洲**人心緩緩,不知出路在何方,麵對我軍進攻,他們根本無法抵抗。”
華西列夫斯基心中直搖頭,從軍事上看,斯大林的分析完全不合軍事理論,十幾萬兵力進攻六七十萬占據地利的敵人,而且還麵臨物資不足的情況。以他的經驗,這場戰鬥還沒開始,便可以知道結果。
“可是,斯大林同誌,〖日〗本人在遠東的力量還是不可小視的。”華西列夫斯基儘最後的力量在說服斯大林,推遲在遠東的進攻。
斯大林站在華西列夫斯基的麵前,在高大的華西列夫斯基麵前,斯大林的身材顯得矮小,可在旁邊的情報部長麵前,斯大林的顯然更高大。
“不會,華西列夫斯基同誌,在有些時候,我們應該冒險,戰爭本身就是冒險,世界上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戰鬥,華西列夫斯基同誌,執行吧,相信遠東方麵軍的同誌們。”
華西列夫斯基知道再無法挽回,隻得退守最後一道防線:“是,我會命令遠東方麵軍做好進攻準備,斯大林同誌,我想從預備隊中向遠東方麵軍增調兩個師和二十萬噸物資,這樣他們的進攻可能要稍微推遲點,但成功的把握要增大幾分。”
斯大林沉凝一會,或許是朱可夫在基輔會戰前與他爭執的那一幕又出現在眼前,他終於點頭答應:“好吧,進攻發起時間不得晚於五月十五日。”
“是,斯大林同誌。”華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敬禮後轉身再開。
斯大林在他們走後,回到辦公桌後,他沒有打開麵前的文件,而是抽著煙鬥,靜靜的思索著。華西列夫斯基最後帶來的情報,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蔣介石的胃口居然如此之大,居然就想衝入eng古兼並入〖中〗國。可讓斯大林為難的是,他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中〗**隊進入i離己遠東的另一個難題便是新疆事井,在發動之初,一切條件都顯得非常有利,可發動之後,〖中〗國政府的態度卻讓他坐上了火山口。
或許莫洛托夫的主意,能解決目前的危機。斯大林想著,打開了麵前的文件。
莫洛托夫離開克林姆林宮後,立刻召見〖中〗國駐蘇大使傅秉常,向他宣布了蘇聯政府的決定,傅秉常聽完後,微微冷笑下說:“對貴國政府的這個決定我感到非常遺憾,我會向我國政府報告,不過我還是要說,兩國關係發展到現在,貴國政府不但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卻將責任推到我國政府身上,這是我國政府不能接受的。”
莫洛托夫沒有廢話,平靜而冷淡的告訴傅秉常:“潘友新大使會在出小時內離開貴國,我們希望您能在四十八小時內返回〖中〗國。”
傅秉常毫不客氣:“我會在二十四小時內離開貴國。”
中蘇兩國互相召回大使,頓時震驚了整個盟國,從重慶到南京,再到東京,華盛頓和倫敦,都用複雜的目光看著重慶和莫斯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