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align=”left”
trtd
scriptlanguage="javascript"src="/scripts/read/style13.js"/script
/td/td
ahref="http://"飄天文學/a第三部血火抗戰第十一章朝天闕第五節曙光(六)
戰爭,在今年發生巨大轉變,盟國在各個戰場取得巨大勝利,就在中國光複東北的過程中,歐洲戰場也是捷報頻傳。
七月初,盟軍終於殺出諾曼底沼澤地區,攻克諾曼底地區交通樞紐聖洛,將德軍防線切為兩段,英軍同時攻占卡昂,至此,有一百多萬盟軍在法國登陸,登陸場擴大到150公裡,縱深約35公裡,牢牢的站穩腳跟,為下一步解放法國打下基礎。
相比西線,東線的勝利更大。
為了配合盟軍的登陸行動,蘇軍發起巴格拉季昂戰役,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會戰。蘇軍總共投入140多萬兵力,50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5000多架作戰飛機。
到六月底,蘇軍在維捷布斯克合圍了德軍五個師,隨後右翼部隊又在博布魯伊斯克合圍德軍六個師,七月初,蘇軍全殲被圍德軍,一舉收複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德國最強大的兵力集群——中央集團軍被徹底擊潰,士兵們一股股分散向後撤退,在蘇軍坦克的衝擊下,消失在白俄羅斯廣饒的原野上。
現在沒有人再懷疑軸心國的失敗,從大洋彼岸的白色宮殿到不列顛那充滿中世紀風格的街道,再到巍峨高大的克林姆林宮,沒有人懷疑戰爭的結局。
紅場上人跡稀少,一部黑色伏爾加轎車穿過紅場駛進克林姆林宮大門,身材高大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從車上下來,隨後被早已等候在那的軍官領進大殿內。
順著華麗的大廳上了二樓,在二樓一角的辦公室外,斯大林的副官看到華西列夫斯基過來便立刻推開門,這個舉動讓華西列夫斯基感到突然,以往不管是誰,到了斯大林的辦公室外,都要首先通報,得到允許後才能進去,可今天沒有。
果然,斯大林正在房間內來回踱步,似乎根本沒看到華西列夫斯基進來,華西列夫斯基隻好首先開口:“斯大林同誌,總參謀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奉命趕到。”
“嗯。”斯大林從鼻孔中輕輕哼了聲,他來回轉了幾個圈,似乎拿定了主意,才站住腳:“華西列夫斯基同誌,總參謀部在遠東都有那些作戰計劃?”
華西列夫斯基稍稍楞了下,他原以為斯大林急急忙忙將他叫來,是為了詢問白俄羅斯前線的消息,要不然就是烏克蘭前線的消息。
德國中央集團軍崩潰之勢已顯,蘇軍在德軍戰線上打開了一個寬達400公裡的巨大缺口,德軍統帥部不得不從烏克蘭戰線抽調部隊來堵住這個缺口,蘇軍趁機在烏克蘭戰線發動進攻。這次進攻的目標是收複烏克蘭全境,並趁機打出國門,向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進攻。
華西列夫斯基萬萬沒想到,斯大林的問題居然是遠東。
“由於日軍在中國境內的失敗,遠東方麵軍獲得巨大進展,遠東方麵軍的主要作戰是收複符拉迪沃斯托克,目前我軍已經逼近中俄邊界,俘獲大批敵軍,方麵軍主力正在向符拉迪沃斯托克進軍。”
遠東戰場在蘇聯最高統帥部將領心中隻是次要戰場,甚至有些微不足道。在整個戰爭期間,遠東戰場獲得的物質隻有對德戰場的千分之一,兵力更是薄弱,直到斯大林在新疆事變中受到重挫後,才增加了遠東的兵力和物質,不過比起蘇德戰場來說,還是微不足道。
“日本人在逃跑,”斯大林慢慢的說:“華西列夫斯基同誌,我們可不可以乘勝追擊,一直追入東北?”
華西列夫斯基心裡大吃一驚,斯大林居然還在打東北的主意,經過了新疆失敗,蒙古對峙,重慶協議墨跡未乾,他居然還是沒有放棄。
“斯大林同誌,”華西列夫斯基儘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和緩委婉:“遠東方麵軍總兵力隻有三十四萬,坦克大約八百輛,火炮一千三百門;而中國在滿洲的兵力主要是東北戰區,根據情報,東北戰區的主力大約一百二十到四十萬,坦克近兩千輛,飛機上千架,火炮上萬門,斯大林同誌,力量對比差距太大。”
他說的這些情況,斯大林不是不清楚,克格勃每隔三天便要向斯大林遞交來自遠東的情報彙總,他了解一切。
華西列夫斯基很明顯不讚成進入東北,此舉很可能引發中蘇之間的軍事衝突,蘇軍在兵力火力上都有巨大差距。
“我們不能僅僅從戰爭本身上考慮,”斯大林緩緩開口道:“我們的目光應該長遠一些,保持對東北的壓力,對將來解決蒙古問題將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彆是,如果我軍能占領北滿部分地區,那對我們就更有利了。”
華西列夫斯基沉默片刻,他已經明白斯大林的想法了,斯大林並沒有想一直打到大連旅順,他的目的就是創造條件,在將來解決蒙古問題時占得有利地位。
但是,華西列夫斯基認為,中國絕不會容許蘇軍進入東北,他們在東北有上百萬兵力,東北戰區司令官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常勝將軍。
“斯大林同誌,”華西列夫斯基繼續勸道:“根據情報,中國人在哈爾濱極其以北地區,保持有兩個軍,大約十萬兵力,在更南麵的長春地區,還有大約五萬裝備精良的部隊,而在沈陽地區,還有十萬兵力;斯大林同誌,我們能投入進攻的兵力,也隻有大約十萬,主力部隊還要南下解放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不是重點,”斯大林揮手叫道,華西列夫斯基注意到他手上的煙鬥已經熄滅,斯大林繼續說道:“等日本戰敗,我們完全可以拿回來,我們用五十萬兵力追擊日軍,進入東北。這次追擊可能要引起中國方麵的誤會,導致產生一些不愉快的衝突。但我相信,我們能在北滿地區站住腳。”
華西列夫斯基倒吸口冷氣,他連忙勸阻:“斯大林同誌,遠東方麵軍隻有三十多萬,沒有五十萬。如果一定要這樣的話,我建議在蒙古。中國人最近從蒙古抽調了一個機械化集團軍加入東北作戰,蒙古兵力薄弱。”
“不能在蒙古,”斯大林斷然拒絕:“重慶協議已經規定,蒙古問題在戰後解決,我們不能違反協定。”
華西列夫斯基一愣,斯大林繼續說道:“根據德黑蘭協議和重慶協議,戰後,蒙古將實行民族自決,由蒙古人民自己投票,我們是讚成這個協議的。”
這下華西列夫斯基有些明白了,德黑蘭協議和重慶協議有美國在其中作保,如果斯大林在這上麵作手腳,勢必引起美國的反應,那麼將來在處理歐洲,比如波蘭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問題上,美國就會采取強硬對策。
蘇德戰爭雖然勝利在望,可戰爭給蘇俄造成巨大破壞,整個蘇俄西部幾乎全部淪為廢墟,明斯克基輔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全部被摧毀,城市工廠變成廢墟,蘇俄國力嚴重下降。而美國躲在戰爭之外,更由於戰爭的刺激,國力迅速增強,美國的生產能力超過蘇俄數倍,甚至超過了蘇德日三國的總和。
“遠東方麵軍沒有五十萬,可蒙古方麵軍還有大約二十萬部隊,蒙古人民共和國也可以提供十萬部隊;蔣介石不敢在蒙古發動進攻,蒙古方麵軍主力和蒙古人民軍主力可以東進,加入遠東方麵軍對日軍殘餘力量的追擊。”
斯大林顯得有些武斷,他站在華西列夫斯基麵前,目光冰冷的看著他。華西列夫斯基心中歎口氣,軍人的職責促使他作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