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八仙過海
“太白居酒家”是蒲台縣最大的一家酒樓,座落在蒲台縣東城最繁華的街市上,高達三層的大酒樓,氣派恢宏。蒲台縣城牆高有三丈三,站在“太白居”頂樓上卻可以把城外的山水景色一覽無餘,可見這幢樓是如何的高大宏偉。
太白居酒樓場麵大、氣派大、菜肴口味好,價錢又公道,每日裡來來往往的食客川流不息,座無虛席,生意紅火的很。太白居酒樓的東主叫林羽七,今年剛三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前年冬天,太白居的老東家林老爺子哮喘病發作,一口痰火堵住了喉嚨,救治不及,就此駕鶴西去,林羽七便接掌了家業,林老爺子是個做事低調的人,而林羽七不同,他年輕,年輕人總是誌向更高,也更有想法,自從他接掌了太白居酒樓,在他的經營之下,太白居的生意更加紅火,林家的聲名地位在蒲台縣也越來越高,稱得上有字號的大爺了。
林家的宅子就在太白居酒樓的後進院落裡,不過另外開的有門。整個建築橫跨兩條大街,左大街就是太白居酒樓的門臉入口,右大街朱門白牆、雙獅踞坐,就是林家人出入的門戶。
夏潯和紀綱等人正在客棧自帶的小酒店裡商議大事的時候,唐姚舉讓王宏光和楊彩抬著,羅曆頭前帶路,已來到了林府門前,羅曆回頭看了一眼,唐姚舉向他點點頭,咬著牙在門板上坐了起來,羅曆歎一口氣,舉步升階,扣響了門上的銅環。
“誰呀?”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道門縫,一個家人探出頭來看了看他們,懶洋洋地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羅曆沉聲道:“我們要見你們老掌櫃的。”
那家丁漫不經心地瞟了他一眼,說道:“找錯人了,這裡沒有什麼老掌櫃的。”說著伸手就要關門。
“慢!”羅曆一把撐住門戶,那手臂鐵鑄的一般,家丁竟沒推動,不由變色道:“怎麼著,上我們林家來找是非?老子隻要一聲吼,就能喚出十幾條壯漢,外加七八條惡狗,就憑你們仨兒夠噻牙縫的麼?哼!”
唐姚舉忍痛道:“羅曆,不要多說廢話,報堂口。”
羅曆忍了忍怒氣,漫聲道:“淤泥源自混沌啟。”
那家丁一怔,下意識地應道:“白蓮一現盛世舉。”
羅曆打了個手勢,那家丁神色一緩,問道:“兄弟自何處來?”
“淮西。”
家丁臉色微微一變道:“白蓮開處千萬朵,不知生就哪一枝?”
兩人一邊說著,手上也不斷地變幻著手勢,仿佛密宗僧人在練大手印一道,羅曆手結蓮花,沉聲說道:“在家不敢言父名,出外不敢言師姓,既然兄弟問起,不敢有所隱晦,敝掌教姓唐。”
那家丁又看看他們,把大門打開,向裡麵急急一招手,王宏光和楊彩便抬著唐姚舉閃進了院去,待羅曆也閃進大門,那家丁又警覺地往門外看看,趕緊掩上了房門。
“唐某見過林老掌櫃!”
一見林羽七從後堂走出來,唐姚舉便勉強站起,顫巍巍地拱手見禮。
林羽七並不老,但“老掌櫃”並不是指他的年紀,而是北派明教中對堂口老大的稱呼,南派明教則稱堂口老大為掌教。白蓮教分支眾多,還有些教派稱首領為“祖師”、“師父”、“大師兄”、“掌教元帥”等等,不一而足,而南北明教則是白蓮教中最大的兩個支派。
林羽七連忙搶步上前把他扶起,驚疑不定地道:“唐掌教莫要多禮,你這是……這是怎麼回事?”
唐姚舉重重歎了口氣,黯然道:“一言難儘,兄弟此來,是來向老掌櫃的求助的。”
林羽七連忙扶他到椅邊,扯過另外幾張椅上的軟墊,都墊在一起讓他坐下,說道:“唐兄彆急,大家一脈所傳,同氣連枝,如有用得到兄弟的地方,唐兄隻管開口。”
唐姚舉便把自己外出做買賣,雨夜有人登門,假托家中有人生產,誘走了他的娘子,縣太爺處斷不公,他擊鼓鳴冤反被痛打四十大棍的事說了一遍,最後說道:“老掌櫃的,這歹人分明就是蒲台縣中人,可兄弟兩眼茫茫,無處尋他,拙荊自昨夜被擄走,迄今全無消息,兄弟五內俱焚啊。”
林羽七隻是沉吟,唐姚舉忍耐不住,問道:“老掌櫃的,此事……很為難麼?”
林羽七臉上陰晴不定,半晌方道:“不瞞唐兄,其實這幾年,我蒲台縣以及鄰近府縣,先後發生過幾次良家女子被人擄走的事情了,最後全都成了無頭公案,丟失人口的人家要麼貧窮不堪告不起狀,要麼家裡人丁不旺拖不起官司,事情最後都不了了之。
兄弟當初就覺得事有蹊蹺,不過事不關己,我也料到那幕後之人必定是個有頭有臉的權勢人物,為免衝突一直吩咐門下弟子有意避讓。沒想到,如今這事兒竟落到你的頭上,這個人恐怕不好得罪啊,尤其是他在官府方麵一定很有背景。兄弟有家有業,又有這麼多壇下弟子在這裡混口食,一舉一動,不能不小心……”
唐姚舉早估計到幕後真凶的勢力不會小,明教南北兩支說是同源,其實也不過是在朝廷的打擊下有些同病相憐罷了,說回幾十年前,南北明教還是生死仇敵呢,要林羽七為了他這個不相乾的南宗弟子拋家舍業,他當然不肯答應。
不過唐姚舉心中也早有決定,一聽他這麼說,唐姚舉雙手一撐扶手,雙腿一屈,便跪到了地上,說道:“老掌櫃……”
林羽七大吃一驚,趕緊閃身避開,急道:“唐掌教,你這是做甚麼?”
唐姚舉慘然道:“我也知道,此事難為了老掌櫃,老掌櫃要為我一個外鄉人擔上偌大風險,就算貴壇的弟兄們也不會答應的。我……”
他一咬,俯身下去,沉聲道:“我願意答應老掌櫃前番提過的那件事,率本壇……本壇所有北遷弟子,投入老掌櫃的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