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大胡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夜色深沉,岸上是流動的燈火,湖上是洵麗的燈光,岸上與湖中的光線,一齊倒映進水裡,遠看波光鱗鱗,近看則是交織的金蛇亂舞。
當幾名丟了身份證明和裝錢的荷包,以致未能參加詩酒盛宴的進士,氣極敗壞地跑到應天府衙去報案的時候,扮作舉子登船的飛龍秘諜們已經開始在各條船上丟下許多封信,而岸上,也開始有人四處散播揭貼。
這種小抄類似於朝廷的邸報,邸報在層層下傳的過程中,會被地方上進行削減,隻抄錄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或者與本地有關的東西,常常傳到最下麵一級官府的時候,就隻剩下薄薄的一張紙,甚至隻是一張紙條。此刻秘諜們在岸上傳遞的就是這種薄薄的一張紙,他們並沒有公開散發,而是利用摩肩接踵的機會,塞到彆人襟懷裡、筐籃裡,然後迅速閃身離開。
最先發覺揭貼的是一條畫舫上的進士,那人剛剛離座向另一席的同年們敬了酒,返回自己座位後,就發現桌上端端正正地擺了封信,既沒有題款也沒有落款,舉起來高聲喊了幾遍,沒有人來認領,便好奇地打開,這一看,不由攸然色變。
信中不但揭穿了朝廷所謂的大捷、實際的失敗,還再度重申了朝中奸臣當道,皇帝違背祖製,擅自削除諸藩,燕王起兵靖難的前因後果,一麵抨擊彆人的不公,一麵樹立自己的正義。莫小看了它的作用,正如羅克敵在那個中秋之夜對劉玉玨一語道破的:皇上也許什麼都沒有,但他有正統的身份,就這一個身份,就是擁戴、就是力量。
如今這傳單上不但揭破了朝廷在軍事上一連串的失敗,而且直斥皇帝篡改祖製,故而燕王遵循“皇明祖訓”起兵靖難。謊言傳播一萬遍,它就是真理,何況燕王朱棣起兵確實是有依據的,朱元璋規定朝有奸佞則藩王可以起兵清君側,那麼奸佞的標準是什麼?燕王給出的答案是‘篡改祖製’。
這就是一個理,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誰的理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彆人信誰的理。許多士子文人之所以不肯投向朱棣,未見得就是對朱允炆如何的忠心耿耿,隻是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讓他們的行為準則必須堅守一個道,如果他們認同朱棣的道,便不再存在心理上的障礙,這是爭取人心的很厲害的武器,刀槍辦不到的事情,它可以辦到。
所以當那進士失聲驚呼,繼而被一名官員發現後,他的臉色馬上變了。
這時候,劉玉玨也發現了有人私下散發傳單的舉動:“燕王果然有秘諜在京師活動!”駭然之下,劉玉玨馬上就想采取行動,但是,談何容易!
為了維持今夜盛會的秩序,明裡暗裡的確有許多公門中人混跡在船上和岸上,其中有五城兵馬司的人,也有應天府的人,明巡暗捕,遊弋其間,但是劉玉玨無權調動,他甚至不能讓這些衙門知道他的存在。
若是依照劉玉玨的意思,岸上可以暫不去理會,隻要先控製住所有的船隻,不許一艘船移動就足夠了。對方既然能在船上發放傳單,隻要逐一盤查下來,就不信他們的身份沒有一點破綻。可惜,那位官員看到傳單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聲嘶力竭地下令立即取消詩會,疏散群眾,搜檢傳單,以防事態擴大。
劉玉玨關注的是如何抓住燕王的密諜,但他手中沒有權力;掌權的官員在乎的是臉麵和影響,唯恐事態擴大,醜聞傳開,所以劉玉玨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一艘艘畫舫向岸上靠攏。忽然間,他就理解了那一晚羅克敵醉酒之後為什麼會那麼的憤懣無奈,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時候,就是這樣一種心情。
“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船上沒有一個熟識的人,夏潯到最後一句時,他還張開了懷抱,激情洋溢。夏潯吟完了,官員、進士們麵麵相覷,出於禮貌,他們應該鼓掌,不過……那也太昧良心了吧?對仗駢儷,統統沒有,合轍押韻,全不講究,既不應情,也不應景兒,這叫什麼玩意兒?
孟侍郎眨眨眼睛,突然擊掌讚道:“好,好啊。這個……這個……很有古風。唐以前,楚辭、樂府詩,就是這個樣子的,不講對仗、不講韻角,塞上胡人詩詞,似乎也是這樣的,想必……這是貴國的詩詞風格吧?詩作內容也很好啊,祝願諸位都有一個錦繡前程,麵朝大海,說的好啊,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嘛!”
“是啊是啊,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