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嫁雞隨雞
巢湖水麵上,一支水師艦隊正在訓練。
旗艦上,一道道指令發出去,各種艦隻便按照主帥的命令向假想敵迅速包抄、分割、攔截、靠幫作戰。
堅固的撞角、密集的炮口,碗口銃、迅雷炮、火龍噴筒、弩箭、火箭,火磚,這些武器自然是不能隨意發射浪費的,不過從那些操作動作,也能讓人感覺出,一旦投入實戰,他們將會對敵人造成多麼巨大的殺傷。
遠方又有一支艦隊駛來,似乎是在湖心深處演武歸來,巨艦一艘艘駛來,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旗艦上一員年輕的武將微微蹙了蹙眉,迅速下達了將領,已經擺出合圍攻擊陣形的戰艦隊伍馬上收縮起來,給對方讓開了一條道路。
遠遠歸來的這支艦隊看起來比正在演練的這支艦隊更加龐大。這些戰艦幾乎都是最小也能容納百人的大船,高大如樓,船首前昂,尾部高聳,武器更加密集,船側還有護板,堅立如垣。風帆鼓足了勁道,推動湖水激起數尺高的浪花。
行到近處,還可見到那船上還有在明軍水師正式裝備裡已然消失的拍杆,拍杆的儘頭都懸掛著巨石,仿佛一塊擴大了數倍的磨盤,隻不過它的上頭是圓的,下頭卻是尖的,這麼巨大的石頭隻是自然下落威力已然驚人,如果利用杠杆加大力道,一艘小船幾乎一下就能拍得粉碎。
“哈哈,逸風,又在訓練你的水師啊,還彆說,動作挺靈巧的,要是躲慢了,哥哥這大船停不住,就要把你的船撞得粉身碎骨了。”
來船中最大的一艘巨艦與這支水師的旗艦擦肩而過時,那艘戰艦上的主將向這邊高聲吆喝起來,話音未落,那邊船上便傳出一陣轟笑聲。這艘旗幟上的主將臉上微微泛起氣惱的紅色,卻沒吱聲。那船駛過,激起的水浪晃動得他的戰艦一陣搖動,看起來確實是不堪一擊。
剛剛過去的艦隊,是南安侯俞通源的孫兒俞正龍的水師,而此際正在演練的卻是長房金花公主的女婿李逸風的艦隊。金花公主是俞廷玉長子俞通海的女兒,俞通海沒有兒子,朱元璋憐惜這員這老將,稱帝之後,立即封了他的女兒為公主,視為皇女般對待,又親自為她主持了婚禮。
因為皇家的寵愛,金花公主俞氏長房的地位始終無人能夠撼動,可是地位有時候與勢力並不能成正比。金花公主不能統令水師,她的丈夫周大江又是個鹽商,俞氏長房的艦隊就此沒落下來,等到金花公主的兒子長大,因為身體孱弱,性格上也不是一個喜歡舞槍棒的人,所以依舊未能振興祖父遺下的水師,他對經商更感興趣。
金花公主拿這寶貝兒子也沒辦法,幸好兒子不爭氣,她還有女兒,她給女兒招了個好女婿,就是這李逸風了。李家是當年追隨俞家起兵,並投奔朱元璋的,一直也在軍中為將,隻不過始終是在俞氏水師的係統之內。金花公主招了這個女婿,也就等於把李家這一係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可是即便合自己父親留下的水師,再加上李家掌握的力量,也不足以同二房、三房手中的強大水師所抗衡。在家族裡你要能說得上話,就得擁有和你的地位相對稱的勢力,金花公主對自己這一房的水師可謂下足了力氣,利用丈夫做鹽商賺來的大把銀子,努力要把自己這一房的水師發展得最為壯大。
可她這個女婿很古怪,他竟然對祖上傳下來的戰船、戰術有諸多異義,執意要對自己的水師艦隊做些改變,也不知他是怎麼說服的嶽母,金花公主居然同意了,任由他折騰。結果他折騰來折騰去,俞家長房投進了大筆的金銀,他這艦隊不見擴大,反而越改越小了。
為此,李逸風沒少被二房、三房的人給笑話,可他依舊不改初衷,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意見。
傳統水師戰艦一直信奉的是以大勝小、以多勝少,所以造船總是越大越好,每艘船上配備的武力越強越好,李逸風卻彆出新裁,對他的艦隊進行了非常複雜的改造。傳統的大艦戰鬥力強,但是速度也因之變得極慢,要驅動這麼大的戰艦,唯一的動力隻有風,靠搖櫓是動不了的。
李逸風認為這就是個極大的缺陷,他沒有能力發明更強勁的動力係統,就儘量摒棄巨型戰艦,在他的戰艦群裡,大型戰艦隻保持了極少的數量。當時的水師將領大多最關注船是否堅固、是否巨大,船上的武器是否強勁,還很少有人把動力係統當成一個重要的戰鬥因素,而李逸風恰恰把它上升到了一個極高的重視程度,這自然被堅持傳***術的俞氏子孫所恥笑。
為了加強船的靈活性,李逸風的戰艦群沒有安裝一支拍竿。拍竿的威力的確不小,可是其長度大於力臂,不易操作,一拍之後,必須拉回本船原來的位置,才能再次施放,因而兩次施放之間有一段停頓、準備的時間。敵船利用這段時間,已經足以完成靠幫、進攻的過程,李逸風認為保留拍竿所帶來的對敵艦的破壞力,遠不及給己艦帶來的遲鈍危害更大,所以他的戰艦已經拆掉了所有拍竿。
此外,傳***艦雖然也有攻堅、驅逐、衝鋒、偵察的簡單分工,不過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因為這些分工而有專門的戰艦分類,通常是一艦多能,除了偵察統一使用速度極快的蜈蚣快艇,其它各項職能是由同一型號的戰艦根據主帥的將令隨時擔負的。
而李逸風在這一點上也做了大膽的改革,他的戰艦群分工特彆細密,偵察艦、登陸艦、驅逐艦、衝鋒舟、主戰艦,根據不同的功能,船型和船上武器配備也各有不同,這同樣引起了元老們的很多非議。
不過俞家水師實際上是按照俞廷玉三子各自不同劃分的,隻要金花公主不反對,旁人也懶得乾預,這才容得李逸風隨意改革,而沒有遭遇到太大的阻力。隻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來證明自己的正確,就算是他這支水師隊伍內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產生了疑問。
俞正龍的艦隊浩浩蕩蕩地過去了,李逸風看得出自己的隊伍因為這一騷擾奚落,已經有點提不起精神,隻得無奈地歎了口氣,下令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