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當時宋瑛帶著滿肚子殺氣的甘涼精騎趕到,領兵的又是在八百裡瀚海僥幸生還的風烈炎,真把那拓拔明德一行人看成了不共戴天的生死仇人,對方隻一做抵抗,他們就借機大打出手了。這時候,分彆處於兩座帳幕之中的真拓拔明德和真脫脫不花,都以為同自己正在密議的人就是他們要聯係的真正目標。
真脫脫不花一見明軍殺到,馬上與他另外一頂帳中的族人廝殺起來,登時火冒三丈。他雖被控製在祈連山下。限製了自由,但是大明對他並沒有苛待欺壓,而且他與外界接觸不多,部落之內又因為他尊貴的血統,對他都十分恭敬,所以這脫脫不花在自己的部落之內可謂高高在上,驕橫跋扈已極。
這樣的閒氣他幾時受過?當即便跳出帳來大聲嗬斥。那些甘涼士兵正想找機會殺人,又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一見此人出言不遜,當即出手教訓,脫脫不花不肯示弱,馬上拔刀還擊,兩下裡便打出了真火。
這一通廝殺,真拓拔明德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落在明軍手裡絕對沒有好下場,眼見侍衛死儘,自己力竭,生恐被生擒活捉,竟爾舉刀自儘,臨死之前他還拖了假脫脫不花、也就是那個裝神弄鬼的木三水一起上路,其用意不過是想把此事鬨大。激起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憤慨。給大明找點麻煩。
而真脫脫不花這邊,卻因為一向驕橫慣了,不願向明軍低頭。那些明軍憋了一肚子火氣,仿佛一點就著的火龘藥桶,氣焰比他更加囂張,這一通廝殺,脫脫不花多少還留了手,隻傷了幾個明軍,那明軍卻不知他手下留情。直接把他剁成了肉醬,就連撲上來援救的阿噶多爾濟都被亂刀斫掉了一手一腳。
當時還有一些傷重的俘虜未死,宋瑛眼見拓拔明德自儘身亡,隻得趕緊向俘虜追問於堅下落。不想沒有問出於堅下落,卻聽那些半死不活的俘虜說出一堆他無法理解的話。
那些人氣息奄奄,說話本就斷斷續續難以理解,何況連他們也是被蒙在鼓裡的。宋瑛隻聽這邊一個脫脫不花、那邊一個脫脫不花,這邊一個拓拔明德,那邊一個拓拔明德,登時就被繞暈了,聽了半天他也沒聽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他想來。這應該是拓拔明德和脫脫不花密謀不軌,為了掩飾行動。安排了一對假貨,真的在一頂帳中密議,假的在另一頂帳中佯做談生意。不得不說,宋瑛這種猜測在正常情況下還是挺靠譜的,不過他卻不知道還有第三方勢力插手其中,真實情形比他猜測的還要複雜萬分。
無奈之下,宋瑛隻好把這些真真假假、真假難分的人一股腦兒都拿了回來,也不管他們是有氣兒還是已經斷了氣兒,這筆糊塗帳,讓他老子去算好了。
宋晟比他這個虎鑿鑿的小兒子可強了一萬倍,他回去之後得知阿噶多爾濟和那個拔跋明德的侍衛已經蘇醒,馬上開始提審,這兩人知道自己的大哥和自己的主將已經死去,計劃徹底失敗,也就沒有隱瞞,免得再受皮肉之苦。
他們各自交待了所知道的實情,供詞雖然雲山霧罩,叫人聽的迷迷糊糊的,但是宋晟綜合兩人的口供,竟然被他分析出了一個大概,他也猜出,恐怕這拓拔明德和脫脫不花是被有心人給算計了。
不過同夏潯一樣,到了他這個層麵的人,根本不會在意這種小事,他在意的是審訊得來的驚人消息:事隔四十餘年,竟然有人打起了脫脫不花的主意,想把脫脫不花偷回大漠,奉為蒙古諸部的共主,以其黃金家族嫡係後裔的身份,團結各方勢力。
獲悉這一計劃後,宋晟很為自己的兒子感到慶幸,就憑這一節,那脫脫不花就死有餘辜,等皇上知道了,隻會對徹底除掉這個禍害感到高興,不會對他兒子的莽撞過於詰難。不料,他又信口問了一句信物的下落,竟然無人知曉,現場證物中也沒有,宋晟的心登時就懸了起來。
這些人犯帶回之後,身上所有物品皆已搜出,都陳列在案上,這些物品中,唯獨不見那枚可以證明脫脫不花乃是大元皇室後裔身份的印鑒,宋晟急忙把當時負責打掃現場的官兵叫上來詢問,這些人瞠目以對,根本不知道宋晟所言何物。
那枚印鑒是鑲金的美玉,拋開它的政治價值,本身也是一件極值錢的物件,但是宋晟對自己的甘涼精騎知之甚深,若是普通的士兵還有可能手腳不乾淨,但是這些連生死都已置之度外的心腹死士,絕不可能藏匿財物,尤其是在他已經言明這枚印鑒何等重要之後。
若說清理現場時沒有看到這枚印鑒,卻也不大可能。因為那兩頂大帳是用來會客的,所以帳中陳設非常簡單,地上有什麼東西一目了然,他們清理現場時先拖出了所有屍體,又進去查看了一遍,地上是否掉落了什麼東西一眼就能看到,那枚印鑒足有成人拳頭大小,這麼大的一個物件誰能看不見?
這一下,宋晟真的慌了起來,他把審訊得到的情況對夏潯一說,夏潯也不得不把抓捕於堅的事暫且放到一邊了。於堅固然重要,但那隻是他和紀綱政治鬥爭的一種延伸。事有輕重緩急,紀綱這個禍害比起元遺為禍之烈,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這枚印鑒如果落到一個不知其用的人手中,僅僅隻是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可他若是落在有心人手中,就可以呼風喚雨,利用它給大明造成莫大的麻煩,那時再想消彌這個麻煩,就不知要付出多麼重大的代價了。在外敵和內敵不可兼顧的情況下,他當然選擇首先對付外敵。
這枚印鑒是斷斷不容有失的,可是一枚印鑒又沒長腳,它能跑到哪兒去呢?
夏潯長長地籲了一口氣,眉頭緊緊地鎖了起來。
從已經掌握的情況,他們已經隱隱猜出,有一夥千門高手參與了這一事件,但是在得知印鑒失蹤的消息以前,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把這些騙子拋在一邊,懶得理會!現在看來,這枚印鑒很可能同那夥橫空出現的騙子有莫大關係,那夥騙子很可能就是找到印鑒的關鍵!
宋晟神情焦灼地道:“國公,這件事兒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如果有人貪財,撬了這包玉的金子,將那一方玉印磨平了字跡,轉手變賣的話倒不打緊。縱然是這枚印鑒完好無損地被人收購,當成傳家龘寶藏起來,也不打緊,怕隻怕,落到有心人手中……”
夏潯沉聲道:“侯爺所言甚是!當務之急,是要查到這枚印鈐的下落,要查清這枚印鈐下落,恐怕就得先找到那些混水摸魚的騙子!”
宋晟搓著手道:“不錯,可是我們對此毫無頭緒啊!”
夏潯慢慢地踱了幾步,麵朝屏風,站定身子,揚聲道:“夫人對此,有何見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