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生何出此言?”
“就是探討而已,你也彆多想,濱海城如今是你的管轄都城,你也該為濱海城的將來考慮一下吧。”
“白先生對於這方麵也有興趣嗎?我以為白先生隻會在乎家國大事。”
“家國大事自然有彆人去ao心,我可不想去妄加乾涉。”
“可是白先生與江東孫家和曹ao交往甚密,若是我猜的不錯,將來天下之主必然在他們兩者中間產生,白先生以為如何?”
諸葛亮雖然如今隻是一個偏遠小城的太守,不過他依然在關注著天下大局。
說到底諸葛亮還是不甘於屈居偏偶,他的心依然在天下。
白晨看了眼諸葛亮,淡然道:“那你覺得他們誰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孫家地處江東,又本是名門大家,多城都是富庶之地,再加上族內俊傑眾多,如果十年之內沒有戰事發生,潛心發展鞏固根基的話,那麼孫家必然成為超越曹ao的勢力,而另外一邊的曹ao,兵強馬壯,手下猛將如雲,謀士無數,如劍芒揮出,缺點就是曹ao的根基不怎麼穩定,所占據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貧瘠之地,雖然兵勢強大,可是卻難以長久支撐,所以如果拖的話,幾乎可以肯定孫家必勝無疑。”
“哦?那你是覺得孫家將會成為天下之主?”
“這倒也不見得。”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
“那你到底是什麼想法?”
“如今正值亂世,孫家想要安穩發展,鞏固根基根本就不可能,曹ao也不傻,他不可能給孫家發展的機會,曹ao麾下的謀士那麼多,勢必也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曹ao必然會趁著孫家還未徹底崛起之前,就先一步的進行打壓,甚至是消滅,所以從大局來看,曹ao的勝麵會更大一些。”
“諸葛亮就是諸葛亮,便是在這偏偶一地,依然對天下大勢掌握的如此透徹,那你對劉備又怎麼看?”
“主……劉備本身沒有什麼優勢,如果非要說有,那便是他的身份,他的體內留著漢室的血,可是現如今這天下,又有多少人注重他的血統呢?如果我還在劉備的身邊,我會讓他與江東孫家聯手,先敲下曹ao的一塊地盤,然後徐圖漸進,最後再圖謀天下。”
“你覺得何處適合劉備發展?”
“荊州。”諸葛亮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不過很快又黯淡了下來:“可惜了,本來他也會是爭奪天下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如果說劉備是什麼時候發跡的,那便要說到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中曹ao大敗,丟失了大片的土地,劉備也因此分了幾塊地,而後又找孫權借了荊州四郡,這才造成了最終的三足鼎立,也為恢宏的三國拉開了正式序幕。
可惜如今少了劉備這一方,即便赤壁之戰發生,恐怕也會失色不少,而且勝負也將出現預料之外的偏差。
當然了,不可否認的是,江東孫家依然強勢。
哪怕沒有了劉備,江東孫家也不見得會落敗。
曹ao在赤壁之戰中的失敗,是很多方麵的因素結合所產生的結果,其中又不乏曹ao的自大。
可是如今的曹ao受到白晨的影響非常大,他又會否鐵索連船還未可知。
現在的天下大勢,已經不是白晨所能看得懂的了。
當然了,這不妨礙白晨依然把曹ao視作最有可能謀得天下的人。
“白先生,那你覺得呢?”
“我也比較看好曹ao。”白晨直言不諱的說道:“所以我讓你當這濱海城太守,他日若是他一統天下之時,你也能輔佐與他。”
“白先生覺得我會臣服曹ao?”
“我覺得你是治世之才。”白晨回答道。
諸葛亮頗為受寵若驚的看著白晨,他沒想到白晨居然如此高看他。
原本諸葛亮還覺得,白晨不喜歡他,覺得他鑽營算計,喜歡逞口舌。
卻沒想到,白晨居然想的這麼遠。
“假設曹ao當真謀得天下,即便我有心輔佐曹ao,恐怕曹ao未必會接納我,曹ao手下能人不少,郭嘉、賈詡、司馬懿,他們都受到白先生的肯定,曹ao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你說的這三人,也隻有賈詡能長用,郭嘉命不久矣,再加上為人隨性,能做良師益友卻不適合受之重任,司馬懿又有不臣之心,所以他日天下太平之時,必然有你的用武之地。”
諸葛亮心中一驚,驚疑的看著白晨:“先生如何知道?”
“我的手段多了去了,再多一個未卜先知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先生說的是真的?”
“我騙你做什麼,不過如今你也彆想著治世匡國,還是先把濱海城給我治理好。”
“白先生,我很好奇,您到底是想要插手這天下事,還是不想插手這天下事,這件事我一直都很困惑,若說你不想插手,可是你又頻頻與天下兩大陣營交集,可是如果說要插手,又坐視兩方爭鬥,以白先生的手段,若是真要圖謀這天下,恐怕也隻是舉手之勞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