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黨、這個黨派是在萬曆年間崛起的,而促成它出現的,則是在沈一貫蒙上箝下、排斥異己、遍置私人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浙黨逐步的形成、勢力的擴張與沈一貫在朝廷中的地位水漲船高,與萬曆一朝的國政大事息息相關,而且浙黨對萬曆中後期政局的影響是深遠的。
它是明末朋黨中最早形成的一個黨派,浙黨在沈一貫為內閣首輔的時期保有相當強的朝中勢力,左右著當時的朝政大事,使朝中隻有浙黨之是非、而沒有公理之是非。
哪怕在沈一貫病逝之後,浙黨的勢力仍然十分強大,甚至在萬曆四十五年,浙黨官員掌管京察時,大肆打擊陷害東林黨人,將不少東林黨人迫害致死。
孫如遊這人,權術雖然不如沈一貫高明,但由於朱由檢出現,導致東林黨沒有了移宮案中的擁立之功,因此他並不畏懼楊漣等東林黨人。
至於他為什麼反對海運,這實際上也是害怕東林黨人接著海運還是重新提起收商稅的事情。
當然、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一旦海運走通了,那麼日後江南的漕銀,必然也會由海運北上。
如果是這樣,那麼江南每年依靠漕運吃飯的大小官員,必然會群起而攻之。
那些可以晚幾個月交稅的士紳,也會把他孫如遊給罵死。
因此坐在他的位置上來看,海運是絕對不可以開的!
眼下和崇禎年間不同,崇禎年間、各種萬曆、隆慶年間留下來的權謀高手病死的病死,去世的去世。
因此崇禎年間還有人敢提海運,並且敢去做。
但眼下、孫如遊等浙黨人物還活著,其實力龐大,不是東林黨可以抗衡的。
若是東林黨在移宮案中取了擁護之功還好說,但眼下那功勞被朱由檢摘桃子了,東林黨的威望也自然不如曆史上了。
不過孫如遊駁回了楊漣的辦法,自然要想一個新辦法來彌補,因此他開口道:
“光祿寺的外解銀兩,南直隸和浙江福建的銀兩好說。”
“福建山高路遠,便由浙江和南直隸墊上,然後福建把墊上的銀子還上就行。”
“至於雲貴和兩廣,則由四川、湖廣幫忙墊上,辦法同理。”
“這麼一來,光祿寺的外解銀自然能每年抵達了。”
孫如遊想用光祿寺這幾萬兩銀子的事情,把楊漣等人走海運的想法斷送,但楊漣畢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他見孫如遊這麼說,也回應道:
“光祿寺外解的銀子好說,但浙江秋稅押運銀據說還沒有到,不知道這件事,大學士知道嗎”
“浙江一帶今歲洪澇,起運的秋稅延後並不奇怪。”孫如遊波瀾不驚,這樣回答著楊漣。
“那請問何時能起運抵京呢”楊漣強忍著怒意,但孫如遊卻平淡道:
“這件事歸戶部管,恐怕與兵部無關。”
“好了好了……”見孫如遊要和楊漣執拗下去,和東林有恩怨的方從哲居然站了起來,打著圓場道:
“既然光祿寺的外解銀問題已經解決,那麼今日便說到這裡吧,諸位先返回各部衙門吧。”
見方從哲開口、齊黨、楚黨、宣黨、昆黨的一些官員率先離場,最後隻剩下了三名浙黨和三名東林黨的人。
楊漣和孫如遊火藥味十足,還是在左光鬥和姚宗文的勸說下,才離開了文華殿。
這就是明末的黨爭局麵,並非一個東林黨就能概括的亂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