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能像宋朝禁軍一樣,隻要求身高高就行。
但選兵的第一點就點明了,身大力不虧,這句話是經驗,是可以用的。
明明可以選一群一米七五往上的兵員參軍,他沒有必要選一米六的。
冷兵器時代,士兵越高大魁梧,越有利於大軍的士氣。
如抗倭援朝中,李如鬆的遼東鐵騎一般。
三千清一色一米七朝上的遼東大漢,完全可以在數萬身高一米四左右的日本軍陣中左突右刺。
這並非是歧視,隻是戰場就是那麼現實。
朱由檢還就不信了,彆的不說、北直隸近千萬百姓,難道還找不出三萬個身高五尺五的男人
“裁軍!”
朱由檢心中暗自想著,隨後就一邊巡營,一邊對旁邊的錦衣衛百戶說出自己的想法。
“你們把我說的記下來,抄錄後發給軍中小旗、伍長。”
“是!”聽朱由檢這麼說,錦衣衛百戶立馬命人抄錄,而朱由檢也根據自己前世行軍,還有自己看兵書的經驗說道:
“行軍紮營者、一不居大穀之口,四麵受敵人馬易為衝突,名曰天灶是也”
“二不居大山之端,防後有人馬沿山而來破我營寨,前臨險阻被賊堅守我無出入之路,名曰龍首之地是也”
“三不居死地,謂安營不臨濕寒之地,人馬多夜驚,久居士卒必患風寒”
“四不居地枉謂下低中高,其地上麵廣平中高有崗,如覆金之形,若安營其上八麵招風,周匝受敵。”
“五不居地獄,謂高中之下……”
朱由檢洋洋灑灑六百餘字,二十七條安營紮寨的注意事項、地形選擇,讓負責記錄的錦衣衛和旁聽的楊漣等人微微驚訝。
他們仔細聽了朱由檢的話,思慮之後隻覺得冒起一身冷汗。
錦衣衛們想了想,以往他們前往邊塞,紮營頂多就做到前麵兩條,而朱由檢卻說出了關於紮營地形風險的十三條,條條都暗藏道理。
便是楊漣也端著臉聽了起來,儘管朱由檢的話中,很多都能在兵書上找到,但兵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朱由檢的一些見解十分新穎。
那負責記錄的錦衣衛也記得很快,而楊漣也仔細聽著,唯有朱由檢繼續道:
“安營寨外四方百裡,鳥飛毛落儘夜湏覺為主將者,令清而德峻,威嚴而謀密,鳥獸不敢犯界。”
“下營如側近無水者,以地住葭葦水草之處及有螞蠰之地其下必有伏泉可開井水,又或者尋野獸蹤跡去路不遠有水。”
“如軍去戰要備水隨行者可於羊皮囊腫盛之或大葫蘆竹筒皆可用。”
說到這裡、朱由檢停下了該說的,隨後看向負責記錄的錦衣衛道:
“記下了嗎”
“回殿下,記下了。”錦衣衛點了點頭,而朱由檢又道:
“翻譯成白話,我說的太直白怕你記不過來,給軍隊的軍令必須要用白話,彆像對文官一樣文縐縐的。”
“是、卑職受教了。”聽到這話,錦衣衛們紛紛稽首,而朱由檢看了一眼營寨後指著它說道:
“按照我剛才所說的,按照紮營的流程,重新把這軍營給我紮起來,叫羽林三衛和四衛一營一起。”
“卑職這就去告訴陸同知!”錦衣衛百戶一聽,連忙作輯,派人將記錄的東西送向了陸文昭那邊。
朱由檢皺著眉逛了一圈軍營後,也皺著眉向著軍營南大門走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