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氣候來說、把它們種植在平原是一種賭博。
一旦發生小冰河期大旱的那種大範圍旱情,河水紛紛枯竭,即便再耐旱,沒有水也不能活下來。
但是種植在山脈腳下,先不提北方風雪融化後能提供水源,單是燕山一帶的小山溪就能養活它們。
在朱由檢記憶中,明末昌平一帶雖然爆發旱情,但燕山水源卻沒有斷過。
所以在這裡種植最好、隻要成了規模,到時候再前往大琉球種植。
明末的問題除了銀子,還有人心,但總結起來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糧食!
隻要把糧食抓好,朱由檢就有了和好皇兄一起對各種黨派掀桌子的實力。
這麼想著、他心情愉悅了不少,而此時一名小太監也走進勖勤宮道:
“殿下、萬歲已經早課結束了,問殿下用過早膳沒有,用過的話便前往後左門外禦馬。”
“好!”聽到終於有時間可以學騎馬了,朱由檢也來了興致,連忙安排人準備出門。
隻是當象輅走出東宮的時候,朱由檢卻碰上了一隊隊官員從文華殿撤出。
“這樣子、不像是退早朝啊,倒是好像有什麼大事。”
朱由檢狐疑著,隨後便對王承恩道:“承恩、派個人問問是什麼事情”
“是……”聞言、王承恩派一名錦衣衛前去詢問,隨後錦衣衛回來稟報道:
“回殿下,內閣商議請少師葉向高重新入閣,叫百官旁聽。”
“葉向高”聽到這個名字,朱由檢皺了皺眉。
在他的記憶中,葉向高是因為東林黨得到了移宮案中的擁立之功,借此將方從哲、孫如遊等人排擠出了權利中心。
排擠兩人之後,東林黨重新迎回了葉向高入內閣擔任首輔,但雖然東林黨迎回了葉向高,後世也認為葉向高是東林黨。
但是實際上、葉向高是一個無黨派的人,與朝中很多被後世人認為是東林黨的人一樣,他們實際上都是自詡為清流的官員。
之所以人們把他們說是東林黨,是因為魏忠賢時期,但凡忤逆魏忠賢,得罪閹黨的都是東林黨。
葉向高這個人,是萬曆末期,稍微有些才乾的首輔。
但是他個人的能力並不突出,也做不到如高拱、徐階、張居正、申時行那樣執掌權柄同時,將朝廷治理井井有序。
不過、他唯一的優點就是和稀泥和的厲害。
作為清流官員,他對同為清流的東林黨並不偏袒,而是努力的平息各個黨派之間的爭端。
從政治格局上來看,葉向高的格局比較大。
但是在晚明這種不變法就會死的格局上,葉向高的和稀泥變相是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作為首輔入閣,既不和楊漣等人一起幫助東林黨壓垮齊楚浙黨,又不幫齊楚浙黨壓垮東林黨。
維持著黨爭局麵,變相就是將這種無意義的內耗持續下去。
在政治上、每一個閣臣的入閣,都是多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因此朱由檢在聽到葉向高要入閣的時候,立馬就明白了各黨派想要乾嘛。
東林黨以為葉向高回來,會為他們占據內閣的位置,壓製齊楚浙黨。
但齊楚浙黨更能看出,眼下的局麵東林黨勢大,找一個能和稀泥的人將各個黨派的爭鬥消除到最小才是好辦法。
之所以他們要找葉向高,首先是葉向高和稀泥有一手,其次就是為了應對三年後的京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