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
順天府京城鐘樓、伴隨著晨鐘作響,一名名位高權重的中樞大臣紛紛上朝。
有的人前往了大明門左右的五部衙門和五軍都督府,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員需要走遠一些,前往宣武門裡街的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
在朝廷不舉行大朝的時候,真正能參與常朝的官員往往是少數的。
數百官員前往了紫禁城外廷的文華殿、武英殿,與昨夜值守的官員交替後,大明朝中樞朝廷又繼續運轉了起來。
隻不過相比較前幾日,今日前往文華殿常朝的官員,卻是前幾天的兩倍有餘。
烏壓壓的兩百餘名文臣在文華殿內守著,靜靜等待著已經十天沒有上常朝的朱由校。
自從上次京察改製後,朱由校連續請了三次假,每次休整三天。
十天的時間,讓本來習慣龍椅上有人的百官們心中焦急了起來,生怕朱由校會學習萬曆和泰昌兩位皇帝不上朝的習慣。
好在這一日沒有讓他們失望,腳步聲從文華殿一側傳來,百官們心中欣喜之餘,不由紛紛低垂眼簾。
“鐺……”
“唱禮~~~”鴻臚寺卿擊中,瞬間百官們紛紛跪下稽首,手持笏板唱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渾……啪!”
大漢將軍揮舞淨鞭,淨鞭聲瞬間傳遍了整個文華殿前的大廣場。
“平身……”
朱由校悲喜不顯的聲音響起,百官們山呼萬歲,緩緩起身,手持笏板而立,而當所有人起身後,當鴻臚寺卿唱禮結束,孫如遊便站了出來,唱聲道:
“萬歲、臣東閣大學士孫如遊有事上奏。”
“準”朱由校回了一個字。
見狀、孫如遊持著笏板道:“今陛下衝齡,臣才品又非諸臣比,有累至尊知人之明。乞速賜骸骨,還田裡。”
孫如遊連賜骸骨歸田裡的話都說出來了,這樣的措辭,倒是讓朱由校心生不滿。
他是想削減浙黨的勢力,但孫如遊這麼說,天下人會怎麼看他?百官會怎麼看他?
想到這裡、朱由校隻能麵露擔憂道:“吾年紀尚幼,仍許孫閣臣輔左,此事不許再提。”
“萬歲……”孫如遊悲戚一聲,連忙手持笏板跪下道:
“臣已經古稀之年、如此年齡,行事難免昏聵,請萬歲準許老臣歸鄉乞老。”
“萬歲!臣姚宗文彈劾,南京戶部尚書胡疇宗、南京兵部尚書張克景、南京吏部尚書劉瓚、南京刑部尚書許周,浙江……”
姚宗文被推上了台麵,以浙黨官員的身份,洋洋灑灑彈劾了齊楚浙宣昆等五黨八十一名官員。
彈劾的理由便是扣押秋稅漕糧、加派銀征收不利,以及淮北大饑桉件牽扯的各個官員。
但姚宗文的彈劾結局是,要求將所有人罷免流放,這樣的懲處不過是免了官位罷了。
要知道,到了晚明,流放其實並不嚴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嘉靖年間被流放的楊慎。
不僅在雲南打獵講課,偶爾還在地方官包庇下,前往各省遊玩。
因此到這裡便不難看出,孫如遊是想用這個方法把淮北大饑平息。
他讓出了南直隸諸多官位,眼下東林黨勢大,一旦他讓出,那麼在作為東林黨人的劉一燝必然會推薦大批東林官員上位。
東林能獲得權力,也能在孫如遊離去後推行新政,將他們所想的政治主見推廣。
朱由校得到的好處,可能就是賦稅和加派銀不會被延遲或者克扣,而東林黨則是得到了朝堂上的主導權。
這麼一看、似乎誰都不虧,甚至東林黨內部分人都將目光放到了劉一燝、韓爌等人身上。
“萬歲!臣光祿寺丞高攀龍彈劾東閣大學士孫如遊,包庇官員貪贓枉法,縱容淮北大饑主謀,導致數十萬百姓因為無糧而死!”
又來了……
聽到高攀龍的彈劾,朝堂上眾人紛紛皺眉。
高攀龍這個人,除了有一身硬骨頭外,最大的本事就是那張嘴,其他彆的都沒有。
比起楊漣、左光鬥、袁可立、劉一燝,韓爌等人,高攀龍雖然是東林書院創始人之一,但手上的能力並不行。
眼下他彈劾孫如遊,無非就是報當年被浙黨的方從哲和孫如遊彈劾的眾多清流之仇罷了。
但是眼下可不是報仇的時候,見高攀龍站出來,劉一燝和韓爌皺了皺眉,韓爌也隻能上前道:
“萬歲、眼下應該先準備京察,至於姚給事中彈劾的事情,應該交給京察調查。”
“萬歲、臣以為當立即將姚給事中彈劾之人紛紛罷免!”齊黨魁首亓詩教見狀、站出來要求速斷。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這些人留給京察的左光鬥等人去查,恐怕最後的解決都是抄家。
罷免流放還能在地方官包庇下回家享受一番,等日後浙黨勢大再回來,但是抄家就不一定了,能不能活過年底都是兩碼事。
“萬歲、臣以為當速速罷免!”楚黨魁首官應震帶著一眾楚黨官員站了出來。
“萬歲!臣等以為當速速罷免……”
湯賓尹、顧天峻、方從哲等人紛紛站了出來,一瞬間站出的、不止是齊楚浙宣昆五黨人士,甚至很多無黨派的官員也都站了出來。
彆說他們,甚至大部分東林黨官員也站了出來。
他們這一站、瞬間就隻剩下了劉一燝、韓爌等十幾個政治立場堅定的人了。
這種畫麵,誰看了都想嘲諷兩句他們。
作為內閣次輔的劉一燝卻並不覺得奇怪,說白了東林黨的組織結構並不緊密,大部分人都是因為聊的投機就站隊的人。
一旦牽扯到利益的事情,那麼其中大部分人都會拋棄他們,選擇站在利益的那邊。
“唉……”
看著這樣的局麵,劉一燝長歎一口氣,不由在想楊漣和左光鬥他們見到這場景會作何感想。
至於朱由校,期間他沒有開口說一句話,隻是看著底下的大臣們各自演戲,輪番上台。
不過在見到大部分東林黨居然為了利益和齊楚浙宣昆各黨站在一起的時候,他心底卻輕蔑的嗤笑了一聲。
在這群家夥的襯托下,倒顯得劉一燝、韓爌,還有楊漣左光鬥等人忠貞了起來。
最少他們知道自己的政治訴求,也能站穩自己的政治立場。
不過……
朱由校眯了眯眼,隨後開口道:
“吏部尚書周嘉謨!”
“萬歲、臣在。”年過七旬,發須花白的無黨派吏部尚書周嘉謨走了出來,對朱由校作輯。
他屬於剛才沒有站出來的那十幾個人之一,隻因為他看不慣這種用政治手段抵消死去百姓的做法。
對於周嘉謨,朱由校是十分看重的,並且也在意他的看法。
作為隆慶五年的進士,周嘉謨曾經在張居正的手下執行過對方的變法,看著大明中興。
之後、張居正病逝,他被閒置五年,朝廷無人可用才將他旋升為四川按察使。
在四川按察的他,見到萬曆派下去榷礦稅的宦官丘乘雲橫征暴斂,更是害死秦良玉丈夫馬千乘後,數次彈劾邱乘雲。
隻不過為了清靜,萬曆調他前往雲南,以右副都禦史巡撫雲南。
不久後,他升任兵部右侍郎,仍巡撫雲南。
在雲南期間,他彈劾黔國公沐昌祚侵占民田八千餘頃桉,後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廣東,加右都禦史,積極加強邊防,防止安南的後黎朝侵犯。
並在就任期間主持修複南海、三水、高要等邑被洪水所毀圩岸。
萬曆末年,齊、浙、楚三黨爭權,官員的任免升降,吏部不能作主,萬曆便讓他出任吏部尚書。
果然、在他出任吏部尚書後,用人唯才,罷斥朋黨之首及奸邪,使得朝局稍微改善。
朱由校對他的映像很深,隻因為萬曆曾經指著周嘉謨的奏疏對朱由校說過,此人可用。
因此、眼下朱由校需要周嘉謨幫自己的忙。
看著周嘉謨、朱由校語氣平澹道:
“周尚書,你以為此桉應該如何?”
“回萬歲……”周嘉謨雖然年老,但依舊中氣十足。
他對著朱由校持著笏板回禮道:
“應該交由都察院審查,隨後都察院將證據交由刑部和大理寺會審。”
“三司會審後,由兩京十三省的各省都察院禦史票擬,選出三司所定的官員罪行。”
“在判定之後,三司再將需要罷免的官員名錄遞交吏部,由吏部查閱確認無誤後遞交內閣,內閣批閱後送入乾清宮。”
“待司禮監批紅,再送往萬歲查閱,最後萬歲確認無礙後送往吏科,吏科確認無誤後立即執行。”
事情出現了變化,變化便在朱由校這裡。
眼下的局麵、隻要朱由校點頭,事情就能平安渡過,權力成功交接。
但是朱由校並不隻希望改變這麼一點的局麵,經過朱由檢的點醒,以及手下有兵權的甜頭後,他正在摸索出一條不同於前世曆史上的道路。
有一個不會篡位的弟弟幫他掌兵,這就代表他能做的事情更多。
而眼下、他需要做的就是擴大皇權。
“周尚書說的很對,諸位居然不知?”朱由校在周嘉謨說完後,冷著臉說出這句話,隨後便將目光放到了左都禦史張問達身上。
“張問達!”
“臣在……”無黨派的張問達緩緩回禮,而朱由校在之後說道:
“剛才給事中姚宗文所說人名,南直隸由你親自前往調查。”
“再命楊漣前往山東巡查,左光鬥前往湖廣巡查,禦史顧天峻前往浙江巡查。”
“所有結果,需呈上禦桉,另、淮安、徐州兩地所有牽扯淮北大饑的官員紛紛抄家、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