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
淮北落幕,朱由檢也帶著五十餘騎的錦衣衛,還有王承恩一同,在京城安定門打開的時候奔赴了燕山大營。
在疾馳一個時辰後,他們抵達了紅橋,而胯下的馬匹也到達了極限。
“下馬吧!恢複一下馬力。”
朱由檢向左右吩咐一句,便翻身下馬,用馬凳擺在河畔的青草旁,一屁股坐在上麵休息了起來。
其他的錦衣衛則是四下戒備,隻有五六個人解開了所有馬匹的馬鞍,將他們放牧在河畔,任由它們去喝水、或者啃食青草。
枯坐了半個時辰後,看著馬匹已經不再吃草,朱由檢便起身道:“動身吧。”
他一開口,立馬就有人開始為馬匹上馬鞍,隨後牽馬來到了他身旁。
等他翻身上馬,其他人也紛紛翻身上馬,伴隨一聲“駕”,一行人繼續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寒冬馬蹄遲緩,好在今日天氣不錯,沒有大雪,因此緊趕慢趕半個時辰後,他們總算見到了燕山大營的外圍關卡。
負責設卡的士卒雖然知道來人是朱由檢,卻依然沒有辦法,隻能硬著頭皮攔下,隨後作揖道:“殿下……”
“看吧。”朱由檢倒是沒有生氣,主動從腰間將自己的令牌遞給了負責設卡的總旗官,隨後在對方放行後,代合錦衣衛的人一路向著燕山大營趕去。
二十天沒有回來,不得不說燕山大營的變化很大。
首先就是軍營四周的平地居然被翻了一遍、並且設置了低矮的田埂。
遠處、一些穿著冬衣乾活的百姓依稀可見,得到了自己耕地的他們,便是連北方寒冷的冬季,也按捺不住,前來乾活。
這就是最底層百姓的寫照,哪怕隻有幾畝地,作為頂梁柱的男人依舊任勞任怨的前來耕耘自己的土地。
一人一畝田,按人頭分,這是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
因此、一些家中男丁隻有兩三個人,女卷和孩子卻有五六個的家庭,基本上分到了七八畝地,兩個男人和成年的女卷一起耕種,還是比較辛苦的。
朱由檢看著他們,心中長歎一口氣。
想要改變晚明百姓的生活,最簡單的就是發地。
但是分地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大明雖然紙麵上有七億畝耕地,人口頂多不超過兩億,人均三畝。
但是實際上、兩京十三省已經相當內卷了,大部分底層百姓是沒有地的,隻能當鄉紳和地主的佃戶。
要動鄉紳和地主,朱由檢就得用一輩子的時間和他們做鬥爭,因為他們是殺不完的。
比起這個,更簡單輕鬆的是向南、向東北開拓。
東北平原眼下雖然是沼澤、水潭、密林,但隻要朝廷提供大量的糧食給百姓開墾,以底層百姓的數量,絕對可以在十幾二十年內將東北平原開拓出大半。
便是不說東北平原,就是陰山腳下的前套和後套,安南、大琉球,西域。
這些地方都足夠給百姓分出大量田地,唯一的難題就是開墾的糧食。
這條路子對於有兵的朱由檢來說更輕鬆,但隻能減緩大明滅亡的速度。
想要徹底的變法、隻有他和好皇兄的實力可以輕鬆對付所有利益集團,才有可能實現。
“殿下!”
正當朱由檢這麼想的時候,曹化淳策馬從軍營中出來迎接他了。
不過、當曹化淳見到王承恩的時候,明顯一愣。
一般來說禦馬監隻留守一個人就足夠了,那麼自家殿下帶王承恩來,難不成是要把自己調回京城?
曹化淳一愣,而朱由檢也策馬上前,與曹化淳打了一個照麵後,便直接了當的對他說起了王安的事情。
王安是曹化淳的義父,因此得知自己被調去南場是因為自家義父的時候,曹化淳心中並沒有什麼怨氣,而是點頭道:
“殿下安排、奴婢明日就出發,不過出發前需要和殿下說一下禦馬監的喜訊。”
“那你說吧。”朱由檢笑著,騎著馬和曹化淳向禦馬監指揮所趕去。
王承恩也湊了上來,畢竟他要管理北場,就需要了解一切。
對此、曹化淳也直言不諱的解釋了這二十天的禦馬監北場變化:
“殿下、三十處官場已經設完了,十萬兩銀子也花完了。”
“密雲和懷柔一起,一共撥了一萬四千畝地,劃出家禽場八十七座矮山。”
“官場購入種豬兩千頭,五兩一頭,花費一萬兩,母豬一萬四千頭,四兩二錢一頭,花費六萬三千兩銀子,豬仔三萬頭,一頭七錢,花費兩萬一千兩。”
“水雞一隻十五文,購入二十萬隻,活鴨四十文一隻,購入七萬餘隻,十萬兩銀子就花了這些。”
“另外的官場建造,還有圍山的籬笆,都是叫前來開墾新田的百姓修建的,木料取自燕山,就地取材。”
“眼下七衛一營已經滿編,算上浙兵和川兵,一共00人,過去一個月消耗了四萬兩千餘兩銀子。”
“不過明日戚總兵和秦總兵就要出發了,他們走後,七衛一營的夥食支出在三萬兩到三萬一千兩左右浮動。”
“每個月大概消耗豬肉二十萬斤,水雞肉八十萬斤,鴨肉二十萬斤。”
“米兩萬四千六百石,麵一萬一千四百石,雞蛋一百二十六萬六千個,豆油三萬斤,青菜兩百萬斤,鹽一萬兩千斤,其他各種薑蒜六千斤。”
“那菜價太貴,眼下昌平一帶,一些曬乾的青菜都需要四文錢一斤,幾乎和一個雞蛋的價錢相當。”
“油價也是貴,眼下一斤油四十文,而鹽倒是還好,不過這麼吃下去也吃不消。”
“因此奴婢自作主張,在懷柔一帶留下了三十二處、一共一萬畝軍屯田,七千畝專門種植豆,三千畝等開春種菜。”
“田地就交給佃戶打理,開春後,每個月都能有一百三十萬斤菜,而豆田一年能收獲六千多石豆,每年能出十二萬斤豆油,殘渣還能拿來喂牲畜。”
曹化淳洋洋灑灑的介紹,讓王承恩來不及記錄,而朱由檢卻聽了很是滿意,他交代道:
“那豬肉,先從外麵買,等官場後麵的豬仔長大了,再擴官場,到時候有田給我們擴。”
說起養豬,朱由檢來了興趣,並想起了前世和自己一起去參軍的某個朋友。
朱由檢是普通的步兵,而那家夥因為有廚師證,直接分配去了炊事班,每天都研究怎麼養豬,怎麼燒菜。
眼下大明的豬都是本土豬,鮮有能長到三百斤的品種,黃海淮豬作為目前最容易育肥的品種,也頂多在兩百五十斤到八十斤左右。
因此養豬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養死了更是難以承受的買賣。
朱由檢特意交代王承恩道:“那養豬和家禽的事情,你就交給禦馬監之前養豬和養雞的那群人,不用多插手,隻要沒有人偷偷販賣就行。”
“奴婢知道了。”王承恩覺得有些荒唐,他沒想到他還有一天還需要管養豬的。
隻是在他點頭後,曹化淳又繼續說道:
“另外燕山所的學子已經入學九千餘人了,國子監那邊隻派來了八百學子作為教習,目前還在教授學子們讀書認字。”
“這麼多了……”聽到這話,朱由檢倍感壓力,畢竟他需要弄出教材給學子們學習。
眼下隻有一年的時間了,這一年時間估計他有的忙了,尤其是數學這塊。
“其他還有什麼嗎?蜂窩煤怎麼樣了?”
說這話的時候、朱由檢他們來到了禦馬監衙門的後門,朱由檢翻身下馬,而曹化淳也道:
“正要對殿下說這事。”
說著、他整理了一下想法,才將懷裡的文冊掏出,雙手遞給了朱由檢道:
“至昨日,已經賣出481萬000斤蜂窩煤。”
“所換取的牲畜,則是1匹中等馬,6004匹下等馬,761頭牛,67660隻羊……”
“其中、可以留下培育為中等馬的下等馬有4340匹,其餘1664匹下等馬都可以販賣江南。”
“眼下、草束倉的草已經被吃了大半,正等著殿下您回來,隨後決定送多少羊和馬南下販賣。”
曹化淳說出了一個好詳細,四千八百多萬斤蜂窩煤,最少牽扯到了近兩萬戶蒙古人。
這是一個長期的買賣,哪怕到了春季,蒙古人估計也願意用牛羊換少量蜂窩煤。
隻不過、一千多匹馬、六萬多隻羊,想要南下販賣不可能一次性都賣完,隻有慢慢賣了。
因此朱由檢便對曹化淳交代道:
“眼下、南場那邊,陸文昭他們已經在丈量田地,這田地數目太多,你到了南場後,可以招募沒有田地的江南百姓、山東百姓前來耕種。”
“耕種後收獲按照七三分,南場收三分,另外負責交田賦和加派,然後給禦馬監自己留下足量的田地,用來在日後開辟牛羊場。”
“皇兄劃給禦馬監的船隻,以後就用來專門販賣牲畜南下了,所販賣的銀子,你一半北運,一半留在南場銀庫,收購南場佃戶的糧食。”
“有多少收多少,隻留下南場正常開支的銀子就足夠了。”
“這販賣牲畜的船隊由你來管理,承恩你則是負責叫人把牲畜驅趕到天津衛登船。”朱由檢看向了王承恩,對方也作揖回應。
他們走進了後院的正廳,朱由檢坐在了主位,繼續談道:
“眼下南京、蘇鬆一帶的羊肉價格漲勢很高,所有羊都直接南下賣了,等羊肉平穩後,你把所有羊放到禦馬監南場的牛羊場放牧就行。”
朱由檢這人,可謂是算計到了骨子裡,怎麼賺銀子是被他摸得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