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得告訴皇兄,你先退下吧,我現在去養心殿。”
說罷、朱由檢拔腿就走,而當他走東華門,急色匆匆的前往文樓時,這副模樣,恰好被文華殿的官員看到了。
望著朱由檢的臉色,官員們當即便入殿準備告訴葉向高。
“這個杜文煥,和他叔父杜鬆一樣,都是做事不顧後果的家夥!”
內閣之中、在官員趕來的時候,隻見到了開口便罵的姚宗文。
姚宗文罵完之後,不情願的將奏疏遞給了內閣之中的翰林,由他們轉呈到了葉向高和劉一燝麵前。
劉一燝和葉向高都看到了姚宗文的大罵,隻是好奇又是什麼事情。
當他們看向那禦史的彈劾奏疏內容時,瞬間眉頭一皺。
【七月二十六、延綏(榆林)總兵杜文煥乃遣兵出河套,搗巢以致寇。諸部大恨,深入固原、慶陽,圍延安,揚言必縛杜文煥,掠十餘日始去。】
好吧,原來是杜鬆的侄子杜文煥出兵河套,搗巢之後遭到了河套北虜的報複,直接導致了河套北虜從固原鎮叩關,隨後劫掠慶陽,圍困了延安。
最後放了一句狠話,就帶人跑了。
這奏疏中,固原總兵沒有出兵是需要被責備的,但更應被責備的是杜文煥。
你既然趕去搗穴,人家來了你就要敢去對付,結果人家圍困劫掠延安十餘日,你居然才姍姍來遲?
想到這裡、劉一燝便開口道:“當命解職候勘。”
“嗯……”葉向高也微微頷首,隨時同意了把杜文煥這個勇將解職敲打的手段。
解決完事情,他又拿起另一份奏疏,打開一看更是緊皺眉頭。
【癸未兵部覆總督京營陳良弼疏言,原額三大營馬二萬一千二百五十匹,萬曆四十八年倒死一千七百九十三匹,查……】
這奏疏,是彈劾京營亂養馬、賣馬的,其中內容,讓葉向高也皺眉不已。
“交給萬歲處置吧。”葉向高知道,眼下齊王的四騎衛正缺戰馬。
這個奏疏一旦交給皇帝,恐怕京營的所有馬匹也要被調走了。
這麼一來也好,反正沒什麼用,拿這麼多馬也是浪費。
葉向高心安理得的把奏疏放在了一旁,而這時、看著他們處理完事情的官員快步走了過來,隨後走到葉向高旁邊躬下身子在他耳邊開口道:
“閣老、齊王剛才直奔養心殿而去,臉色不太好看,好像有什麼大事……”
“……”聽到這個消息,葉向高當即皺眉,隨後對旁邊的劉一燝道:
“劉閣臣、這些奏疏堆的差不多了,剛好老夫又是要與萬歲商議,不如一同?”
“閣老先請……”劉一燝和葉向高搭檔了一段時間,也知道這是有事情不方便在這裡說,因此請自己出去在路上說的做法。
他當即起身,與葉向高並肩走出門外,向著養心殿走去。
他們身後,緊緊跟隨兩個捧著需要處理奏疏的官員,而葉向高也開口道:
“齊王結束泛舟、隨後前往了養心殿,模樣很急,想來是有了什麼大事。”
“嗯……”聽到是朱由檢的動向,劉一燝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朱由檢這人,政事上基本很少插手,主要還是在裁撤衛所和邊鎮,以及兵備上用心。
如果讓朱由檢都著急,那麼一定是邊事出了問題……
因此在分析過後,劉一燝便和葉向高向著乾清宮養心殿急匆匆趕去。
也在他們趕路的時候,一太監走入養心殿,對門口的魏忠賢側耳小聲道:
“掌印,齊王求見萬歲,眼下在乾清宮門聽宣,看模樣有些著急。”
“嗯?”聽到這話,原本還在想著最近撈到多少銀子的魏忠賢猛然回過神來連忙回答道:“直接宣進來吧,不可怠慢齊王。”
“是……”太監聞言轉身便宣召去了,而魏忠賢也轉身走進了養心殿內。
此刻的朱由校,沒有在處理奏疏,而是雙手抱胸,一隻手摸著下巴,對著麵前桌上一個大水盆露出了不解的模樣。
這水盆呈圓形,直徑六尺,高一尺,活脫脫是一個大澡盆。
隻是在這澡盆上,一艘一尺有餘,和朱由檢所繪畫的風帆戰列艦一模一樣,靜靜的在水麵漂浮著。
魏忠賢見狀,隻能上前作揖道:“萬歲、齊王在宮門求見,模樣有些著急,應該是有急事。”
“嗯?來的挺好的,剛好問問弟弟,這模型如何。”聽到自家弟弟來了,朱由校原本緊皺的眉頭頓時舒展,臉上掛上了笑意。
這時、朱由檢也被宣召,大步走進了乾清宮,養心殿內。
他一進門就見到了大澡盆和那船隻模型,這讓他有些驚詫,但更重要的還是說事情。
於是他拿起了手中的手書,對笑臉相迎的自家皇兄道:
“哥哥、您需要看一下這個。”
“嗯?”朱由校還在想今日弟弟有些冷澹,卻不想看到了朱由檢緊張的模樣。
他順勢接過手書,隨後一目十行看了上麵的情報後,童孔不由緊縮。
隨即、他猛地抬頭問道:“以眼下西南之兵力,能否保西南無憂?”
見自家皇兄詢問,朱由檢也堅毅答道:“我早前就已經調馬祥麟和剛剛出川的一萬白杆兵回援,加上他們,還有秦老夫人剛招募的一萬新卒,聯合孫傳庭他們有四萬多兵馬。”
“四川、貴州、雲南有衛所兵十餘萬,但頂不上用場,還是得看各宣慰司和土司的土兵。”
說到這裡、朱由檢回朔了一下在西南之地對大明較為忠心,且實力強大的土司,隨後繼續道:
“眼下、當命黔國公府的沐氏沐昌祚、沐啟元領兵前往曲靖府駐紮,再命其謊稱萬歲賜酒,召雲南各宣慰使前往曲靖飲酒會談。”
“另外、命麗江府知府木增召集兵馬,以朝廷旨意,命烏思藏、朵甘等地不得相見兵戎,各都司、萬戶府調兵馬不等入麗江,歸木增統轄,移駐雲南北騰州!”
朱由檢罕見說出了明朝官員往往都不會調動的一個地方,烏思藏。
儘管明朝沒有派軍入駐烏思藏,但自成化年間起,在皇帝的授意下,麗江木氏土司就有意的向烏思藏東部開拓,在後世昌都一帶駐兵挖礦,另外監督烏思藏。
這木氏土司,便是朱由檢要調動的重中之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