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身穿鴛鴦戰襖的明軍自兩山殺下,趁叛軍立足未穩便破陣打殺,鳥銃手上的鳥銃冒出白煙,石彈打出,彝兵遭受重創。
“撤回西岸!”
西岸、樊虎騎在馬背上,讓人鳴金撤退,而東岸的彝兵早就亂成了一鍋粥。
聽到鳴金聲,一群人跑向浮橋,卻忽的聽到轟隆隆的馬蹄聲。
側目看去,數百騎兵衝來,將無陣奔走的前軍將士衝散,隨後明軍騎兵將前軍與浮橋之間割裂開倒上火油,將火把投入浮橋,一把點燃。
上千千軍人馬被困東岸,樊虎急的雙目通紅,領兵就要渡橋殺去。
這時、忽然聽到西岸不遠處的山頂冒出喊殺聲。
“西岸也有伏兵!撤!”
樊虎一勒戰馬,當即領兵退走。
見到樊虎領六千多兵馬退走,洪承疇大笑了起來道:
“首功在我啊!”
“兵備英明,布下伏兵奇襲樊虎前軍,再布置疑兵讓樊虎以為有援軍自西岸前來,害怕被兩麵夾擊之下退走!”旁邊的幕僚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洪承疇,說出了他的布置。
洪承疇聞言,也輕笑道:
“行了、將東岸叛軍梟首築京觀,首級數報給兵科和兵部,這西南叛亂的首功,看來就在我們手中了。”
“是!”幕僚佩服作揖回禮,而洪承疇也拂袖而去,好似在東岸的上千叛軍,已經是甕中之鱉了。
不得不說、他確實是諸將之中的首功,加上伏兵而擊,斬獲的首級數目立馬就被重慶兵科官員上奏了。
黔西北、黔東北的戰場狀況大好,秦良玉和兒子馬祥麟、侄子秦拱明、秦翼明、兒媳張鳳儀等人更是將入湖廣的道路守得如鐵桶般。
黔東北土司進攻卻屢屢受挫,隻能退回石阡和思州等待宋萬化和奢崇明的援軍。
不過相較於東北和西北,南邊可就不行了。
南邊土司西掠雲南勝境關,南叩泗州、柳州,兵鋒難以抵擋,好在廣西都司征召廣西土司前來抵禦,不然恐怕短短幾天就要被攻陷兩個州府。
無奈之下、朱燮元隻能上疏,請兩廣胡應台領兵抵禦土司南侵。
隻是朱燮元並不知道,眼下大明正因為一件事情而焦頭爛額。
——————
“娘……”
“娘……你在哪……”
水汽騰騰,在濃霧中,一個身上滿是黃泥的小孩赤著雙腳,滿頭黃泥的在水中蹣跚。
四周、到處都是躺在積水之中的屍體,引得不少蒼蠅飛蚊盤繞,天穹之上也來了不少烏鴉。
小孩在黃泥水裡艱難前行,四周皆是死屍,這一幕尤為恐怖。
走了許久,或許是感覺餓了,小孩推開了一扇門,想要找些東西吃,卻隻見到了被洪水衝垮的土牆。
他隻能爬上了一張沉重的木桌,躺在上麵蜷縮著,慢慢睡去。
睡夢中,他好似聽到了有人在說話。
“這裡有個小孩!讓人把他帶下去,其他人繼續行軍,去堵住決口!”
大喇叭般的聲音響起,小孩眉頭皺了皺,朦朧著睜開眼睛,便見到一塊粗布襲來,將他臉一頓蹂躪,擦了個乾淨後才撤開。
“孩子、你爹娘呢?”
粗布撤去,露出的是一張憨厚的臉龐,這是一個二十出頭的男人,他身上穿著的鴛鴦戰襖說明了他的身份。
“不知道。”小孩低頭看向了這士卒腰間的水壺,士卒見狀便取下了水壺,又從懷裡掏出了大餅道:
“先吃這個,我給你送去矮坡上,那裡有人照顧你,說不定你爹娘也在。”
說罷、士卒就抱起了他,隨後淌著高到膝蓋的渾水,艱難的將人帶出村子,慢慢登上一處矮坡。
隻可惜小孩環顧四周,隻見到了麻木的災民,並沒有見到自己的爹娘。
“趙中!把孩子留在這裡,快點和我們去堵決口,孫總兵叫所有人都去。”
忽的、遠處一隊人馬朝著士卒大吼,而士卒也放下了小孩,告訴了民夫們照顧小孩後,便跟著人,挑起兩筐土向著遠處走去。
當他們趕到決口的地點時,隻見到高一丈,長數百步的口子中不斷的湧出人膝蓋高的水,水中帶著厚厚的淤泥和河沙,弄得人十分不舒服。
“等人找東西把土堆高,等一下先拋沙袋再填土!”
士卒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抬頭望去,之間一處搖搖欲墜的土牆上,自家總兵孫應元正指揮著兵馬。
“前軍和中軍填沙袋!”
伴隨著孫應元一聲令下,兩衛軍中的四千多人便三人推一車,從兩邊推向了決口的黃河口。
“後軍用沙袋填滿車下麵的空隙!”
孫應元對十二個千戶指揮著,瞬間三千多後軍人馬便將板車上的沙袋填入了板車下方的空隙。
伴隨著空隙被天上,孫應元大喊讓左右兩掖兵馬填土,所有人一擁而上。
隻是一刻鐘的時間,決口處就被板車和沙袋,稀泥填出了一個寬二十多步,長一百多步的防洪堤。
水在慢慢散去,但同時河道內的水也在不斷上漲,即將淹沒這高一米的缺口。
隻是大軍已經有了準備,紛紛將沙袋拋上去,隨後又用沙土和石碾子壓實,添加熬煮的糯米和石灰。
他們與時間賽跑,不過一刻鐘,所有人都覺得雙臂沉重,難以舉起重物。
“娘地!當兵還得乾活……”
“少他娘的廢話,殿下指派的活計,乾就完事了,等回京城,讓大庖廚加二兩羊肉,堵住你的嘴!”
聽到一些士卒罵罵咧咧,一些千戶、百戶紛紛笑罵著。
但這樣的笑罵,終究是無法讓所有將士的體力恢複,當他們的體力難以為繼時,黃河水便湧了出來。
見此情景,孫應元也脫下了甲胃,親自下場背負沙袋來堵住缺口,但即便這樣,也不過將堤壩建高二尺,遠遠不如水流衝出的速度。
“在那裡!快快快!”
在大軍絕望之時,忽的背後傳來了腳步聲也喊叫聲。
背負沙袋的孫應元還有一些士卒轉頭看向了身後,隻見烏壓壓的百姓淌著泥水,肩挑泥土,背負沙袋,近乎萬計的規模衝了上來。
“軍爺加把勁啊!方圓百裡十幾個村的人都來了!”
一個年過五旬的老漢挑著土,嘴裡呼喊著。
有了這上萬百姓的幫忙,很快便扼製了流出的黃河水,並且堤壩不斷加高,一點一點,直至完全封頂。
“結束了……”
當最後一記石碾子壓下,堤壩上的士卒和百姓滿是泥水,好似一個個泥人。
他們看了看對方,又看了看自己,最後露出大白牙,相顧一笑。
多少年了,百姓與官兵從未有如此融洽,一時間士卒們心中對百姓的埋怨也煙消雲散,百姓們對昔日官軍的刻板映像也好了許多。
孫應元躺在了泥水裡,隨著泥水的水位緩緩下降,這一處決口終究被堵住了。
然而躺了一炷香時間的孫應元沒有時間休息,緊接著站起來對四周的千戶喊道:
“全軍埋鍋造飯,半個時辰後前往歸仁集,那裡還有三處決口!”
“是!”千戶們雖然十分疲憊,但也知道時間不等人。
孫應元領兵南下的第五天,便接到了皇帝的聖旨,命令他們前往靈璧,將沿途決口堵住。
為此,孫應元帶領大軍馬不停蹄,花費十天的時間才趕到了靈璧,並在三天時間裡,堵上了四處決口。
眼下、隻剩下三處決口,便可以挽救幾十萬南直隸百姓了。
隻不過後續百姓的生活想來會十分艱難,秋收囤積的糧食,大半都被洪水席卷,恐怕朝廷還得想著怎麼賑災。
“總兵!”
忽的、一名千戶跑了過來,的孫應元見他過來,也拉著他走到了旁邊沒有人的地方。
“如何?”孫應元皺眉詢問,而千戶也咬緊了牙關,氣憤道:
“這段堤壩根本就沒有按照朝廷的標準,後續也維護不當,這才導致了決口!”
“其他地方呢?也是如靈璧一樣?”孫應元心中有股不好的預感,好在千戶搖頭道:
“倒不是,隻有宿州和靈璧到白洋口這一段的堤壩不行,恐怕堵上決口後,朝廷還得派專人前來修繕堤壩。”
“真是混賬!”孫應元破口大罵,心中盛怒。
當初淮北大饑一桉時,他就感歎貪官禍國,沒想要眼下他們要前往西南平叛,卻再度因為貪官停下了半個月的時間。
西南局勢凶險,少他們這上萬兵馬,就有可能讓一州數縣十幾萬百姓亡於土司之手,讓朝廷多花數十萬餉銀。
兩百裡堤壩,哪怕不動用徭役,按日子給工錢,也不過花費五六萬兩銀子。
眼下就因為這五六萬兩,就導致了幾十萬百姓受災,之後賑災這些百姓,所花費的銀兩,恐怕需要數十萬計。
“該殺!”孫應元咬牙擠出這兩個字,隨後對千戶道:
“把事情告訴隨軍錦衣衛,另外上奏萬歲和殿下。”
“殺些貪官汙吏,不可能讓朝廷提他們擦屁股!”
“是!”聞言,千戶連忙將事情告訴了隨軍的錦衣衛,而錦衣衛得到了消息,也派人快馬送往了京城。
半個時辰後,孫應元等人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向著其他決口處進軍,不同的是,這次有了自願跟隨他們去補上決口的百姓……
————
這章有些雜,所以需要看地圖,西南戰事地圖放在評論區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