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事繁雜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事繁雜

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事繁雜(1 / 2)

“河套蒙古四十二部,北鎮撫司需要上心,把他們各自的遊牧位置給我打探出來。”

隨著朱由檢一開口,曹化淳和陸文昭就知道、河套部的好日子不多了。

他們都了解自家殿下,明顯是一個不肯吃虧的主。

這次河套部掠殺大明百姓數萬,這樣的仇必須以血來償還。

打探遊牧規模,是為了方便之後的掃套。

要想不和這群家夥打遊擊戰,快速結束戰鬥,探查情報才是必須的。

陸文昭作揖應下,而朱由檢側頭看向曹化淳道:

“燕山所的軍械幾何,兵馬裝備還差多少?”

見朱由檢詢問,曹化淳作揖回應道:

“除去調往南方孫應元所部的二百三十位火炮,軍械所內還有五斤炮九百一十九位,十斤炮三百二十五位,二十斤炮一百三十五位,二十四斤炮九十五位。”

“這些火炮還沒有調給十六衛軍,因為您還沒有下達怎麼分配。”

“倒是騎銃和短銃,四騎衛已經全部裝備騎銃,九衛步軍裡,步銃按照每衛三千支,已經全部裝備。”

“目前九衛步軍還缺少騎銃和火炮,而庫存的騎銃六千餘支,步銃九千餘支,戰馬還缺七萬二千匹。”

曹化淳說出了燕山軍械所的庫存,而朱由檢聽後,便直接開口道:

“撥六千騎銃、九千步銃給大寧三衛的騎兵,另外火炮這塊……”

朱由檢想了想,隨後才開口道:

“調六百一十九位五斤炮,二百位十斤炮,分彆運往遼陽、沉陽、寬甸三城。”

“四騎衛中,每衛撥六百人為炮手,每衛五十門火炮五斤炮。”

“四騎衛隻有五斤炮,其他九步衛以五斤、十斤火炮為主,每衛一百位。”

“滿足四騎衛後,剩餘調五斤炮十九位,十斤炮一百二十五位前往大寧三衛。”

“至於二十斤、二十四斤火炮,調往天津,交付水軍三衛,讓他們自己分去。”

“奴婢領命……”聽到自家殿下這麼說,曹化淳領命,而朱由檢繼續問道:

“火炮廠、每月製造泥模多少?成功多少?全力造火炮,耗費銀兩幾何?”

幾個問題被提出,但對於曹化淳來說,並不難回答:

“回殿下、火炮廠每月製造五斤炮一千位,十斤炮五百位,二十斤炮三百位,二十四斤炮一百位。”

“成功的幾率,在三成左右,每月出產火炮在0~700門左右,耗銀在六萬到九萬兩左右。”

“至於軍械所的火銃廠,每月要用銀一萬二千多兩。”

“不過……”說到這裡、曹化淳麵露尷尬道:

“火炮和火銃造價倒是不高,但火藥的造價就有些高了,每月訓練所消耗火藥十萬斤,花費三千兩。”

“已經不錯了。”聽到曹化淳這話,朱由檢笑了笑。

眼下這個時代,中原王朝是毫無疑問的火藥霸主。

明清時期的中原軍隊在某些火器上已經落後,比如緬甸和清軍作戰已經有了燧發槍,日本某些精致鳥槍已經超過明軍,在具體運用上也有優勢。

但明清軍隊對四周國家,都是戰爭的勝利者,原因就是明清的火藥產量太“犯規”。

眼下的中原火藥產量不但碾壓周邊,甚至比百年之後獨立戰爭時期的美國要高四十倍。

獨立戰爭時期,美國隻生產了十萬磅火藥,折合九萬多斤,之後還是靠從加勒比地區進口九十多萬斤火藥才勉強將戰爭進行到底。

同時期進行在大小金川之戰中,清軍一共使用了47萬多斤火藥,北美大陸火藥生產差的原因就是硝石太少。

這個矛盾在中原王朝周邊也經常出現,明清時期就有人總結說日本等國硫磺多硝石少,西北諸部硝石多硫磺少,隻有中原硝石和硫磺都多,是火藥生產的風水寶地。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火藥原材料,所以才有了發明火藥的基礎。

就眼下來說,盔甲廠每年限製下,火藥產量是五十萬斤,而燕山所是二十萬斤。

這隻是兩個軍械所,如果加上工部,還有地方,大明的火藥產量無疑可怕的嚇人。

一年的火藥產量,就足夠歐洲各國來一場維持幾年的大戰。

曹化淳他們在叫苦,卻不知道西方的歐洲人才叫苦。

朱由檢是比較樂觀的,就火藥這個東西來說,他可操作性的事情就有很多。

不過那些都是之後的事情,眼下的事情還是籌劃對遼東收複失地的計劃。

今日的朝會,朱由檢可不是說說就算了,而是他本來就在想著收複失地。

一昧的防守終究會出現問題,會拖垮大明財政,必須打殘建虜,把遼東兵力減少,調往中原準備中原的衛所裁撤,皇店開設才行。

開原、鐵嶺、撫順這些長城以內的城堡還在努爾哈赤手上,那麼女真人的糧食隻會是危機,而不會發展成饑荒。

他要做的,就是收複失地。

當然、這個收複失地,不可能他腦袋一熱,說出兵就出兵,而是需要準備時間的。

首先、根據去年戚金和老奴交手來看,即便是戚金、大兵團作戰也是很弱的。

他自己都在之後給朱由檢的書信中承認,兵馬超過了四千人後,他對指揮兵馬的反應力下降了很多。

雖然事後朱由檢安慰了他,就算當做經驗。

但朱由檢也知道,人腦也是有巔峰期的,而打仗正好是一個消耗腦力的事情。

戚金這個年紀,不可能會有太大的進步了,因此他還是想培養秦、馬、戚三家的二代、三代子弟。

戚元功、戚元輔、戚元弼、秦民屏、秦邦翰、秦邦屏、秦拱明、秦翼明、馬祥麟……

這些都是可以培養的二代、三代子弟。

朱由檢不要求他們成為可以指揮數萬兵馬的統帥,但隻要能單獨指揮兩個營、乃至三個營,四個營的兵馬就足夠了。

換句話說、也就是成為統帥之下的左右前後各軍將領。

因此、從這點實際看出,遼東眼下的諸將,是沒有能指揮數萬兵馬的將才的。

或許熊廷弼可以統籌諸軍,但統籌需要有限度。

遼東地形複雜,東部長城想要收複,就需要進入長白山支脈,從孤山堡進軍。

其次,鐵嶺、開原、撫順等地也地形複雜,每一部的兵馬最少要保證有實打實的兩三萬人。

少於這個數,有被圍殲的可能。

朱由檢輸不起,哪怕他調了足夠的大炮前往遼東,但隻要一部被殲,折損了火炮,那麼有了燕山火炮廠火炮的努爾哈赤,就變得十分恐怖了。

現在明軍是仗著火炮犀利,射程比努爾哈赤所鑄造的火炮遠,才能在守城戰中占據優勢。

一旦努爾哈赤繳獲上百門火炮,那局勢有就些微妙了。

如果眼下遼東的將領裡,能有統帥三萬兵馬而不亂的四位大將,朱由檢絕對可以放心信任熊廷弼。

可眼下的問題是,他彆說四個統帥三萬兵馬的將領了,他就連四個統帥一萬兵馬而不亂的人都找不出來。

這就是薩爾滸之戰的後遺症,老將已死,新兵未成。

朱由檢這邊將領不行,但老奴那邊,能統帥數萬人馬的人可就多了。

黃台吉、代善這兩個就是其中代表,雖然代善差一些,但黃台吉可不差。

至於能統帥萬人的人,八旗各支旗主都能做到。

他們積累了很長時間的經驗,十幾歲就被努爾哈赤帶在身邊征討海西、東海等地蒙古。

相較之下、朱由檢這邊,整個大明朝能統兵萬人而不亂的,並沒有幾個,相反統兵數萬的戰略家和戰術家倒是很多。

熊廷弼、朱燮元、袁可立,甚至就連楊鎬都能製定戰術。

可問題是,明朝現在的尷尬局麵是,高層有,基層也有,唯獨缺少了勾連他們的中層將領。

如果有了這些中層將領,大明的軍隊就能被盤活,哪怕熊廷弼等人已經老去,但時間足夠培養出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等人。

這也是為什麼,北方局勢那麼危險,朱由檢卻還是把孫傳庭等人調往西南的原因。

西南的土司兵完全不如後金,甚至不如蒙古人。

在沒有流寇的情況下,從那裡開始,是很好的鍛煉,而長時間的拉鋸戰,更有益他們全方麵提升。

隻有提升了他們的能力,之後在安邦彥逐漸勢弱的同時,提前調換遼東和西南的一部分將領,把能力強的派往遼東,才能進行大兵團的作戰,進而收複失地,圍剿努爾哈赤。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曹化淳道:

“禦馬監的現銀現在有多少?”

“回殿下,現銀一共有三百二十七萬四千餘兩。”曹化淳回應著,而朱由檢聞言便開口道:

“皇兄的內帑出了銀子,禦馬監自然是不能落後的。”

“你寫信給承恩,讓他回燕山大營,調一百五十萬兩銀子來京城。”


最新小说: 無人區:開局肉身點滿 絕世唐門之龍熊鬥羅 病嬌邪醫 生活不易,紅龍賣藝? 王者對弈 修仙種田:求仙子賜葉 網遊:開局無限藍,我成神級法師 穿書成女配:隻為泡男二 陶家傳 轉職神廚,隨身斬仙飛刀很合理吧?